

(根据记录整理)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的这次全区绩效管理总结表彰暨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会议,体现了我区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黄陂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积极健康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区从去年开始全面推行绩效管理。一年来,全区86个绩效责任单位承担的917项绩效指标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今年一季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季度,全区经济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比较好的开局。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区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全区GDP增长12.3%;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8.1%,达到1567.63元;财政收入增长39.1%,达到3.14亿元。其中国税完成6378万元,增长58.5%;地税完成11582万元,增长79.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34.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7亿元,增长64.6%,创历史同期新高,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城镇功能日臻完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动工或陆续建成。南部“三桥两路”基本竣工,机场二期扩建,武汉北编组站、岱家山大桥改造、前川旧城改造和一批水利工程顺利推进,汉口北产业基地、临空经济区、木兰生态旅游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等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快。 “双创”工作势头很好。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一季度外商直接投资1212万美元,增长27.8%,占去年全年的45.8%。
——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2亿元,增长23%。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筹备、区一中体育馆新建、区文体广场改建、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二龙潭公园改造等公益性项目按计划推进,木兰传奇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山组歌》、第八届旅游文化节工作积极主动。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进展顺利。社会呈现和谐局面。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切实增强围绕绩效管理目标抓落实的责任意识,坚持为民办实事,探索缓解“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6.8%,为全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开展技术培训推进农民素质转移,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地、各单位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集中精力谋发展,特别是区地税局、国税局、王家河镇、六指街、交通局、财政局、商务局、经委、农业局、科技局等单位值得大家学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我们干部能真正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以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没有理由不创造好的环境。
第二季度是项目建设、城乡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难时节。我们必须找准差距,思想再清晰,措施再得力,行动再坚决,围绕绩效管理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主要指标“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为此,对下段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树立忧患意识,明确目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黄陂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每个公务员应尽的职责,更是各级领导的光荣使命。今年是我区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的关键一年。从目前经济发展看,我区自己和自己比,可以比出长短,逐年在增长。但是与周边地区比较,区域竞争态势咄咄逼人,而且步子比我区大,也就是说我区经济发展慢进亦是退。去年全市有3个区财政收入过30亿元,4个区财政收入过20亿元,是我区的2—3倍,这一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再比如:远城区江夏项目的入驻,东西湖也在打航空城的牌子,阳逻开发区电力、物流业发展迅猛、8大钢铁企业开始发力等。我们要赶超缩小差距,必须在培植经济发展后劲上、新的经济增长点上下功夫,要加快发展的速度,讲求发展的质量,决心要更大,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讲又好又快,必须有新措施。因而,我区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由原计划的11.2亿元调整到12个亿,增长不能低于33%,税收增长不能低于45%。相对于兄弟区的发展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精心准备,沉着应对,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一是南部产业基地的稳步发展,如:轻纺、国际农贸市场、家具、建材等四大基地的正式签约,外资、内资到黄陂已过4个亿。如果土地指标落实,到明年“五一”建成,明年下半年,包括南顺中石油项目就有5个大项目可以发力。二是市政府将全面启动航空城的建设,随着机场三期工程的启动,也将全面带动南部经济带的发展。预计今年盘龙城财政收入可完成2个亿,滠口、武湖、天河三个单位今年不强求过亿,明年必须过亿。只要有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南部几个产业基地迅速成长,黄陂提前2年完成20亿元应有可能的;只要我们认定目标,积极探索完成目标的对策,多研究对策,少研究理由,不要埋怨,客观分析黄陂的发展,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坚定不移发展自己,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发展黄陂,从大区走向强区是一定能实现的。
二、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前段,我们花大力气编制全区和各街乡镇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力求破解黄陂农业“说什么有什么、要什么没什么”的难题,力争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实现突破。要落实中央、省、市、区1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要探索三条路子:一是结构调整的路子。各地要抓住夏季作物茬口调整的时机,根据本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主导产业,每个乡镇今年要发展1个3000亩以上连片的产业基地,产业一旦确定下来,连续几年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二是劳动力素质转移的路子。结合区人大2号议案的办理,充分发挥区职教中心的优势,强化技能培训,使输出的劳动力较快地由苦力型转移为技能型。三是引进有实力、有诚信的龙头企业的路子。着力解决股本较小、实力较弱、制度不规范、带动能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高素质龙头企业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要全面启动104个村的家园创建工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忌搞强迫命令,切忌村级举债。要继续抓好农村“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在人大会承诺的为农民办的实事、好事,要一件件抓好落实,不得拖延、打折扣。
三、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要着力加强临空经济区建设。经过市、区、街和机场等多方努力,武汉航空枢纽建设又向前迈了一步:客运量快速增长,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航线网络加快构筑,战略合作逐步加强,枢纽工程开始显现。工作专班要加强与省、市及机场方面的联系,咬住目标不放松,加大力度不松劲,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把工作做精、做实、做好。与此同时,要围绕铁路编组站和铁路货运站同时竣工的目标,做好铁路物流、航空物流等的资源整合和互补共推工作,把黄陂南部建成武汉现代物流业高地。二是要着力加强汉口北产业基地建设。汉口北产业基地是我们积极引进关联度大、集聚性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华中家居城、轻纺城、南顺等产业基地相继动工,要加大跟踪服务推进力度,及时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项目规划、土地征用、融资贷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促其早日开工建设,尽快投产达效。三是做好南部融入主城区战略实施。随着府河收费站北移、岱家山大桥改造和武湖码头、盘龙城开发区五星级酒店、重点产业园的建设等工程的启动,整个南部和几个大项目发展空间必将得到扩展,南部将直接和武汉对接,实现前川以北地区全面承载武汉主城的高位辐射和强力带动、对汉口的产业和技术的高层次接替。四是着力加强木兰生态旅游区建设。“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第八届木兰旅游文化节即将开幕,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和六城会武术比赛也即将在我区召开,黄陂旅游将持续火爆。要精心组织,完善措施,高水平办好各类节会、赛事活动。要借木兰草原开园契机,引导各企业高水平建设景区、景点,做好夏家寺水库申报国家水利风景区工作。要把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黄陂特色旅游产品。
四、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培植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黄陂境内重点项目较多,全区就像一个大工地。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克服一切困难向前推进。一是要拓宽项目策划和开发思路。严格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国家扶持鼓励的项目,发展节约能源资源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发展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上周三省、市发改委主要领导来陂,区发改委、水务局策划了一批项目,要加大跟踪力度,做到论证一批、储备一批、争取上马一批。二是要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对岱家山大桥、二龙潭公园、滠水大桥、前川旧城、文体广场改造等一批已开工的项目,要倒排工期,精心施工,确保质量。对人民医院搬迁、府河收费站北移、通市区城市公交等未正式开工的项目,要分析原因,加大措施,尽快启动。对于主要由省、市组织的项目,我区各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主动配合施工单位做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五、坚持统筹兼顾,认真抓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一是要做好财税工作。强化收入征管,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要合理安排支出,确保工资正常发放和各项重点支出需要。二是做好土地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土地总体规划,注重土地的规模效益和时段效益,科学有序,连片开发。利用好土地杠杆,运作好土地储备中心,保证重点项目用地。区纪委、监察等部门要在监督中发挥作用,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区土地等部门要学习借鉴广州、上海、杭州等地的经验,积极向上争取建设征地留用地制度(即征十返一),妥善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三是要做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按1号、2号议案的要求,加大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创新型黄陂;全面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办好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加强社保基金的收缴和管理运营。四是要做好社会稳定工作。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做好稳定工作,关键是街乡镇场“一把手”要有意识,要深入群众,分析、解决问题,要有驾驭能力、有责任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同志们,黄陂的发展,任重道远。希望全区上下再接再厉,保持当前勇于赶超的干劲、良好的精神面貌、过硬的工作作风,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围绕绩效管理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按照新调整目标的要求,形成“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财政收入均衡入库的共识,坚定完成全年任务的信心,为促进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打一个漂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