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单位 |
区市场监管局
|
发文字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4-02-21 09:10
|
效力状态 |
有效
|
索引号 |
010898141/2024-08261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2024年黄陂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24年黄陂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全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部署,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强化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不断压实生产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质量安全风险,为黄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狠抓重点治理,坚决守牢底线
(一)开展重点产品专项整治。采取暗访抽查、跟踪督办、结果通报等多种推进举措,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成效。紧盯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质量问题,聚焦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消防产品、燃气具及配件、食品相关产品、建筑家居产品、翻新轮胎等20类重点工业产品,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
(二)强化获证企业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监管率100%。对通过简化程序和告知承诺取证的企业,要在规定时间,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规定开展后置现场审查和全覆盖例行检查,对不符合细则要求的获证企业要及时上报市局撤销其生产许可证书。按照“双随机、一公开”+信用”要求开展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对存在严重问题的依法严肃处理。
(三)提升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质效。确保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处置率100%。认真落实《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管理办法》,严格工作程序。对存在区域性突出问题或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的企业,综合施策,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涉嫌违法的问题线索,要及时向执法部门进行通报。持续开展监督抽查后处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涉嫌违法线索是否跟踪处置到位,双向溯源治理是否开展到位,不合格原因是否查找到位,问题是否督促整改到位。
(四)大力推进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两个规定”落实。督促企业落实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75、76号令,以下简称“两个规定”)。向辖区内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销售单位,以及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产品生产销售单位全覆盖开展“两个规定”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签署告知书承诺书等多种方式保证宣传贯彻效果。督促有关单位按规定配齐“三员”(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制定《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压实企业末端“两个规定”落实责任,并按要求完善总局、省局监管信息系统主体责任模块信息。
二、夯实质量基础,推动质量提升
(五)提升特殊群体消费品质量。加强“一老一小”用品、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聚焦儿童玩具、学生文具、儿童家具、校服、儿童服装和老人功能性服装服饰、鞋类产品,以及适老化家居产品和老年手机等电子产品,深入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守护夕阳”行动,组织开展监管对象摸排,初步掌握相关生产销售单位底数。
(六)加强绿色低碳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坚决查处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食品相关产品,铅、汞等重金属污染相关产品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并予以曝光。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护农”行动,加强农村市场化肥、农膜、家用电器、厕改产品等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坑害农村消费者质量违法行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七)实施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持续推动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技术帮扶,亮化“提质强企”行动工作品牌,助力汉派服装振兴。以武汉质检所为技术支撑,围绕破解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导向,选定一批民营服装企业,提供质量分析、标准解读、需求响应、案例解析等服务,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质量技术帮扶体系。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以及证后监管问题较多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组织专家上门“问诊治病”,帮助企业完善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三、推动体系完善,提升监管效能
(八)完善“四位一体”监管新模式。健全完善三个机制,推进监管、抽查、信用、执法“四位一体”高效衔接。完善快速核查处置机制,对严重质量安全风险产品,在收到监督抽查初检报告后,迅速开展核查处置,要求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并实施召回,迅速控制风险,探索“即抽、即检、即报告、即处置”在监督抽查中实施。建立监管信息向信用、执法部门快速通报机制,提升违法行为处置效率,加大处置力度。健全监督抽查结果处理督办机制,对核查处理工作不力、进度落后的予以提醒、督促、约谈、通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
(九)持续推进质量信用分类监管。推进产品质量安全分类监管,通过实地调查、综合评价,动态调整电线电缆、食品相关产品企业分级,按分级情况实施不同的监管内容、方式和频次,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的精准性,实现行业企业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清退一批。
(十)健全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我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导各市场所建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力和执行力。
(十一)强化智慧监管系统应用。持续推进总局、省局、市局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化系统应用,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监管对象库,夯实智慧监管基础。省产品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录入量达1000条以上,确保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证后监督检查、主体责任落实、专项整治等监管信息全录入。
(十二)持续加强部门协作。完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电动汽车充电桩、建筑产品、学生用品、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工业产品监管信息通报,主动向发改、商务、应急、住建、公安交管、教育、消防、环保、城管等职能部门通报有关产品监管情况。对相关部门在产品使用环节发现,并按要求移交的不合格产品问题线索,积极开展生产、销售环节溯源治理,形成优势互补监管合力。
四、服务中心大局,护航高质量发展
(十三)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按照职责分工,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节水城市建设等工作,加大成品油、车用尿素、商品煤、涉VOCs产品(包括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稀释剂等)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开展涉VOCs产品执法检查,组织对生产销售企业聚集区域摸底排查,摸清相关企业底数、产品类别、市场占比、产品流向等信息。检查中,发现生产、销售VOCs含量超过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规定限值的产品,依法从严从重处置。
(十四)做好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特殊情况保障。围绕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节日以及雨雪冰冻极端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灵活采用重点监管、专项抽查等多种手段,做好危险化学品及包装物、消防产品、燃气具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五、强化指导督导,加强能力建设
(十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上门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画,以及监督检查、质量约谈、会议活动、上门服务等契机,向有关市场主体广泛宣传“两个规定”,燃气器具、电动自行车、塑料制品等产品相关政策法规标准。通过组织“三进”活动,在媒体平台发布学生用品、儿童玩具、小家电等产品消费提示,增强消费者质量安全防范意识,引导消费者科学选购、正确使用消费品。
(十六)加强督查指导。根据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等产品监管新要求,更新完善以往编制的监管手册。分析研究消防产品和老年用品监管要求,新编制消防产品、老年用品监管手册。通过下发工作提示、督办单、结果通报等形式,提高对各市场所监管工作督查指导的精准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十七)加强队伍建设。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帮助一线监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产品质量监管要求。组织区、所联合检查,提升一线监管人员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组织开展交叉检查,互相查找工作薄弱环节,提升监管人员责任感,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黄陂区市场监管局
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