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减灾委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2-04-08 15:15
发文单位
黄陂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22-04-06 12:00
效力状态
有效
索引号
010898141/2022-12398
主题分类
应急管理;政务公开;减灾救灾

各街乡,盘龙城管委会、汉口北管委会,区减灾委成员单位: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认真做好我区今年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活动主题,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活动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做好灾害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突出围绕“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活动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解读,认真组织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和应急避险技能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关口前移,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结合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加大灾害风险排查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成灾之前,切实减轻灾害风险,守护好美丽家园,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升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各单位要结合本区域、本行业灾害事故特点和抵御灾害能力,建立健全以集中宣传为引导、日常宣传教育和防范灾害应急演练为重点的常态化宣传机制,以街(乡)村(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施工工地、大型综合体等为重点,充分利用广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专刊、专题板报、墙报、横幅、张贴宣传画、设立公众号,推送防灾减灾小视频、现场培训、知识讲座、开展防灾减灾公众体验活动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暴雨、洪涝、滑坡、雷电、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增强宣传活动的体验感、参与感。结合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应急服务站建设,主动营造宣传氛围,拓展公众接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途径。

    三、聚集减轻风险,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

聚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重点做好街(乡)村(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建筑工地、旅游景区、机场码头、公交车站、地铁、城镇燃气、地下管网、泵站闸门、城市易渍水点、农村危房等重点单位的风险隐患排查,切实将种类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初始。要深入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按照“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有序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因地制宜开展贴近实际的防灾减灾救灾演练,特别是对老旧社区、偏远村(湾)等制定简便易懂的应急指南,明确撤离路线、安置场所、物资保障等,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四、落实物资储备,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

各街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各类灾害风险的识别预警和风险研判,针对灾害风险,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各项应急准备。组织人员对现有各类备灾物资进行清点维修,掌握装备器材和备灾物资底数。按照备灾需求及时完善补充应急物资储备和规模,确保备灾物资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用。结合应急能力提升年活动鼓励各单位及村(社区)建立储备站点或协议储备救灾物资,实现应急物资靠前部署、下沉部署。教育引导社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

五、统筹应急力量,提高灾害事故救援能力

各街乡和部门要立足新形势要求,及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加强风险监测,建立提示牌、提示卡,明确撤离路线、安置场所、物资保障等。发挥信息员在巡险查险作用,利用各类应急信息系统或网络平台,统筹利用网络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努力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以基层党员干部为骨干,社会力量参与的常态化应急抢险救灾队伍,因地制宜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预警、应急指挥、人员疏散、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等内容的应急演练活动,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5.12”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是省、市、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之一。请各街乡、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防灾减灾宣传周相关活动信息及时上报,并将总结报告于5月14日前报送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