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木兰云雾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2017-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9-01-04 16:16
发文单位
区政府办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19-01-04 16:16
效力状态
有效
索引号
010898141/2020-825819
主题分类
社会保障

 

 

 

 

陂环管〔20182

 

关于《武汉木兰云雾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2017-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审查意见

 

武汉云雾山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我局主持召开了《武汉木兰云雾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2017-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由专家和有关部门代表共11人组成审查小组,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小组的审查结论,我局审查意见如下:

一、本次规划区域位于黄陂区李家集街道泡桐店境内,规划范围总面积 22.8km²。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规划空间布局为一心·一镇·一环·五板块;规划功能定位是以花海观光、民俗体验、养生养老为主,以科普研学、户外运动为辅的生态休闲度假区。

二、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报告书》识别了规划实施可能涉及的环境保护目标,分析了规划的协调性,对规划实施可能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生态与景观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环境资源承载力,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以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报告书》采用的评价方法基本正确,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程度、范围等分析和预测较合理,提出的预防或减轻环境影响的对策或措施原则上可行,可用于指导云雾山旅游景区的项目建设。

三、从总体上看,武汉木兰云雾山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产业定位符合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武汉市黄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要求,但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基础上,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控制和缓解。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在妥善解决区域排水问题、污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规划方案具有环境可行性。

四、在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根据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进一步核定规划目标、产业结构定位及发展规模,在此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用地内现有非建设用地需依法做好报批工作和征地补偿工作,在依法取得合法手续前,不得开发利用。因规划区内分布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矿巴水库、市级生态公益林、保护性山体及基本农田等敏感区,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湖北省水库管理办法》、《湖北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武汉市山体保护办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抓紧落实泡桐水厂水源地搬迁方案的实施,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对林地占用应事先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二)严格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鉴于规划区内分布有矿巴水库,矿山水库目前为饮用水水源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库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把保护区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在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旅游开发建设。严格按照雨污分流原则建设排水系统,采取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处理系统处理景区污水,污水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中A标准后回用,不得排入水库。

(三)进一步优化调整旅游区功能定位,细化建设项目准入条件,规划的实施必须符合“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应倡导生态旅游和绿色消费,以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念和清洁生产的原则来指导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规划中的项目应高起点、高标准和高水平进行设计和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应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各类入规划区项目应严格遵偱旅游区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按照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的要求进行空间布局,项目入驻严格按负面清单要求落实。

(四)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调整控制建设规模,按照环保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优先实施旅游区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应先于旅游区规划方案的整体实施。产生餐饮油烟的场所应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应建立统一的固废收集、贮存、转运的运营管理体系。严禁向水库倾倒固体废物。

(五)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规划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相关管理规定,优化调整建设时序,涉及现有泡桐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设项目须在泡桐水厂水源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完成迁出规划区之后方能实施。

(六)强化旅游区环境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进入规划区的建设项目应急防范体系、旅游区和周边水系应急防洪体系;针对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规模、运输和储存等可能对区域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产生的环境风险影响,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落实环境风险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定期开展环境风险应急防范预案演练。

(七)完善旅游景区环境监测体系,按照监测计划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并编制年度环境质量报告。按照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计划,对旅游景区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控,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监控制度,定期对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调查分析、跟踪评价,向环保部门及时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总体发展布局和相关的环保对策措施,对旅游景区实行动态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六、进入规划区的建设项目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建设。

 

 

                                               

                            20181229

 

 

 


抄送:武汉智汇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区环境监察大队。

武汉市黄陂区环保局                 2018122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