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单位 |
区生态环境分局
|
| 发文字号 |
无
|
| 发文日期 |
2025-10-28 11:39
|
| 效力状态 |
有效
|
| 索引号 |
010898141/2025-26758
|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日前,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传来喜讯:黄陂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再添环境空气和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水和废水中氧化还原电位、柴油车尾气OBD检查,以及林格曼黑度监测等4项资质。这是今年上半年柴油车尾气监测资质扩项为突破,继7月初拿下不透光度、转速、油温3项核心资质后,又一次提质扩项。
“半年实现3类7项新能力突破,监测范围从59项拓展至66项,体现的是该站以资质扩项破局,用关键数据支撑生态治理,将技术突破转化为民生保障实效,交出‘环保铁军’的年度进阶答卷。”黄陂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人说。

据了解,此次扩项精准对接治理需求——针对大气污染,柴油车尾气监测实现“全项覆盖”,多维度数据让超标车辆无所遁形;特别是在全市区级站中率先掌握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监测能力,让企业排放隐患“可视化”;针对水环境治理,氧化还原电位监测则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靶向数据”,填补了部分领域的“监测盲区”。
资质突破的成效,在关键监测任务中持续落地。在下半年的移动污染源检测中,区生态环境监测站专班在实战中学,在学中精进,累计检测柴油车17台。在今年农村黑臭水体、隐患黑臭水体、新泵站河、老泵站河、西河监测中自行开展氧化还原电位监测,产出49个有效数据,为水环境改善治理提供依据。据统计,截至目前,黄陂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已完成2025年1-9月地表水环境监测核心任务:完成地表水单月湖泊及河流、双月湖泊共25个点位水质手工监测,共计1782个数据,做好水环境预测预警;2个县级、12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产出1604个有效数据,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同时,完成市、区控重点污染源17家进行了执法监测,产生1084个有效数据;做好14个空气自动站、2个噪声自动站的运维考核;累计完成管理性监测任务146家,上报有效数据789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13%,为治理决策提供数据基石。
硬核成绩背后,是技术与质量的双重保障。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支持下,黄陂区分局统筹29.8万元采购便携式非甲烷总烃监测仪、氧化还原电位仪等关键设备,升级保养原子吸收仪等大型仪器;区生态环境监测站通过“外训+内训”提升人员能力,外派技术人员参加地下水监测、资质认定评审等专业培训,内部开展操作演示、技术规范研讨;严格落实仪器校准检定、盲样考核等质控措施,在今年上级组织的各季度考核中,该站无机阴离子、氨氮等项目合格率100%,确保每一组数据真实可信。
从回应民生诉求到守护生态底色,该站始终以精准数据赋能民生:群众反映异味问题,能快速锁定污染源;对于群众关注重点水体,如后湖水质出现波动时,迅速组织排口及周边港渠加密监测,适时预警。
下一步,该站将聚焦数据精准与响应高效,全力推动监测体系数智化升级。通过引入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监测平台,实现对多环境要素的实时感知与精准预警。同时,加快多学科人才培养,保障关键设备投入,推动监测能力从“单项突破”迈向“系统提升”,以更坚实的科技支撑守护区域生态,持续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