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庆假期健康提示

2024-09-30 16:55
发文单位
黄陂区卫生健康局
发文字号
2024
发文日期
2024-09-30 16:55
效力状态
有效
索引号
010898141/2024-23213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国庆假期将至,假日期间人员流动频繁,探亲访友和外出旅行明显增多,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首要举措。黄陂区疾控中心向市民发出以下健康提示:

1、关注天气情况,合理规划行程。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行程,注意出行安全,避免疲劳驾驶,错峰出行。外出途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旅行之前,应提前了解旅行目的地近期的疫情风险提示,掌握预防措施。

2、尽量避免拥挤,做好个人卫生。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客运场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做好居室通风,咳嗽打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建议老人、孕产妇、婴幼儿等体弱人群加强防护,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暂缓外出,外出时,戴好口罩。

3、关注食品卫生,注意饮水安全。外出就餐选择正规餐馆就餐。聚餐聚会倡导“公勺公筷”、“分餐制”。处理食材生熟分开、煮熟煮透;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不喝未经消毒净化处理的生水。

4、户外活动防蚊虫,远离陌生动物。外出活动时,宜穿浅色长袖长裤、使用驱蚊产品防止蚊虫、蜱虫叮咬。减少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停留。尽量避免进入野生动物栖息地,特别注意要避免接触病死禽畜。一旦被动物咬伤,及时到就近接种门诊处置。

5、关注健康状况,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旅游途中,若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及接触史。就诊时,戴好口罩。

相关疾病特征及预防措施

01流感

    流感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主要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2)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也佩戴口罩。

3)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4)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常见症状主要为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

     主要预防措施:

  (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科学佩戴口罩。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4)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

03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发热、皮疹、全身疼痛等。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发生在南方的省份,如广东、云南、海南等省份。 

     主要预防措施:

  (1)防止蚊虫叮咬。到户外活动时,要穿好长衣长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室内装防蚊纱窗;睡觉时要挂蚊帐等。 

  (2)及时清除蚊媒孳生地。对室内外的积水容器要及时清理,3-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废弃罐子内的积水,避免蚊虫孳生。 

  (3)提高自我就诊意识。前往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后,如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主动提供相关旅游史信息。  

04食源性疾病

    每年5-10月为食源性疾病高发月份。节假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食源性疾病风险也相应增加。以微生物所致食源性疾病最为多见,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食源性疾病也时有发生。 

      主要预防措施:

  (1)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 

  (2)家庭烹饪时要保持烹饪区域清洁,处理食物前后勤洗手,准备食物时生熟分开,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 

  (3)谨慎食用酵米面食品,不采食不明野生蘑菇和野菜。 

05疟疾

    引起疟疾的疟原虫主要通过按蚊叮咬进入人体,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出汗,伴头痛、乏力、呕吐、食欲不振及四肢关节酸痛等。疟疾疫情主要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

    主要预防措施:

  (1)准备适当的驱蚊剂、长衣长裤等,避免蚊虫叮咬。 

  (2)在流行国家或地区应尽量避免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如每日黄昏到次日黎明时段。

    (3)回国后出现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主动提供相关旅游史信息。 

06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主要通过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感染。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则较多有呕吐。 

     主要预防措施:

  (1)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  

  (3)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并立即换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 

07猴痘

    猴痘病毒经密切接触、呼吸道飞沫、接触感染者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传染源包括猴痘病例及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非人灵长类动物。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主要预防措施:  

     (1)避免与不了解其健康状况的人员发生性行为。

     (2)如存在可疑接触史,应主动报告,自我健康监测21天,不要再与他人密切接触,出现皮疹、疱疹、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务人员可疑接触史。 

     (3)发现性伴有皮疹、疮疹(包括皮肤、黏膜、生殖器、肛周等部位)等,要避免与其发生性行为等密切接触,并劝其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