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0210114号建议的答复

2021-09-26 15:27
发文单位
武湖街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21-09-26 15:27
效力状态
有效
索引号
010898141/2021-57981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一、基本情况

为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保障长江新城科学有序开发建设,2017年8月22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市人民政府为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规定临时性行政措施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作出次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相关通告,确定在长江新城起步区范围内全面实行规划土地、房产管理、城市管理、户籍人口、工商注册行为“五管控”措施。在这段时间内,市人民政府切实贯彻《决定》、扎实推进工作,在规划土地、房产管理、城市管理、户籍人口、工商注册等方面,实现了对长江新城规划区实施管控的目标,有力查违控违,实现违建“新增为零、存量为零”;严控人口迁入,人口迁移总体平衡;严查工商登记,确保市场主体符合产业要求;严控不动产交易,维护了房地产市场稳定等。管控措施在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也对起步区范围居民生活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2019年6月10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达了《关于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武政办[2019]61号),规划范围东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长江北岸,西至滠水河、府河,西南至张公堤路,北至四环线,面积约58.8平方公里,黄陂区(新城区)划分为C0601、C0602、C0603、C0604、C0605五个编制单元,  其中C0601承担的主导功能是:研发孵化、工业和生态;C0602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工业和生态;C0603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公园;C0604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居住、工业和发展预留区;C0605承担的主导功能是:商务商业、公共服务、居住和公园。该批复对编制单元主导功能、“五线”控制、强度及高度控制、设施用地等要素控制,增加特色管控要求,包括弹性控制、混合用地、城市设计、地下空间等方面,作为规划建设的管理依据。

黄陂区武湖作为长江新城的起步区、主体区、核心区,受规划土地管控影响,武湖区域内部分紧迫民生项目暂停实施,卫生、教育、道路、环保等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保营商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企业发展缺乏新动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缺乏增量。

二、所做工作

长江新区建设是省市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高点对标、重点打造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湖北样板,黄陂区坚决按省市决策部署,在贵委的指导帮助下加快推进。

一是积极参与申报省级、国家级长江新区工作。主动作为,为长江新城申报省级、国家级长江新区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申报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是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滨湖苑等还建房建设,积极推进滠阳大道等道路建设,扎实推进汤湖去五类整治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青龙工业园土地收储工作。组建工作专班,完成了青龙工业园园区土地现状的摸排,摸清了底数,制定了相应的收储方案,为下步征地拆迁和安置等工作做准备。

二、相关建议和请求

代表提出的理顺体制机制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协同性、确定性实质性启动建设等建议,我区完全赞同和支持。尤其是对重大迫切的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启动建设,重点完善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强骨干道路的维修与管护,保障必要的医疗和教育投入等。受长江新城规划管控影响,武湖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武湖、三里、大潭片区污水出路问题亟待解决,而中央新一轮环保督察7月即将来汉,环保压力异常巨大。因此,我区拟在武湖、三里、大潭等区域先按照现状道路敷设部分主要污水收集管网(主要为武湖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C线、F线,以及武湖、三里、大潭镇区污水收集管网),今后待正式开发时再按照规划实施。长江新城管同意我区在武湖、三里、大潭等区域按现状道路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并将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相关费用纳入长江新城开发成本。

总之,我区将继续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在长江新城建设展现我区的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