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单位 |
区交通运输局
|
发文字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1-09-26 15:37
|
效力状态 |
有效
|
索引号 |
010898141/2021-57991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黄陂区全面落实省、市农村公路工作会精神,并结合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时代农村公路管养精细模式,初步形成了我区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驱并重的长效机制和管养思路,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迈入常态化、规范化轨道,极大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加快人流、物流和信息的流通,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作法
(一)持续推进建好农村公路
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033公里。其中:县乡道1653公里,村湾路3380公里,农村公路桥梁19057.96延米/657座。上述总里程中,进入省公路主管部门统计年报的总里程为4009.341公里,其中县道169.415公里、乡道1483.539公里、专用公路9.692公里、村湾道2346.695公里。桥梁16575.36延米/591座(特大桥1座、大桥13座、中桥76座、小桥501座)。
自2010年起,我区将包括农村公路大中修、安保、危桥改造在内的民生工程作为年度“十件实事”之一,向全区居民郑重承诺,践行践诺,连续9年每年以约1亿元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公路出行条件,打通了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2018年,黄陂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号议案《关于对全区街乡主干线(通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案》,计划投资12亿元,分3年对全区1810km农村公路主干线从4m宽水泥路加宽改造到6-7m,其中200km为四好农村路示范线改造(刷黑同步配套交安、公交站点和绿化工程),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目前已按目标要求时序进度稳步推进。
(二)健全制度管好农村公路
为提高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武汉市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及《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办法(试行)》有关法规文件精神,我区于2018年7月成立区农村公路管理局。各街乡相继成立农村公路管理站,吸纳社会资本,公开招投标方式设置若干养护站(公司)。参照国省县道的管理养护经验,区职能部门与各街乡农村公路管理站签订管理养护责任书,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考核体系,将养护质量与计量支付挂钩。目前我区在国省县道大中修、农村公路大中修、安保、危桥改造、水毁重建等方面实行项目计划管理,一部分按需求申请列入区政府投资计划,另一部分由省市下达计划安排养护。同时推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日常养护与养护工程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多元化。日常养护由道路沿线个人分段承包,既降低了养护成本,也助力了农村贫困户脱贫。技术性较强的养护工作依托专业养护公司,与当地养护管理站配合,不断提高养护工人的业务技能,打造一支业务熟练,人员稳定的专业化养护队伍。
(三)明确标准护好农村公路
一是完善责任制,规范合同管理。按照农村公路“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及“有路必养”的原则,区交通运输部门与区公路管理局养护中心管养的县道(含桥梁)及全区19个街(乡)场签订各辖区内农村公路(含桥梁)三级养护管理协议书,按各辖区在册年报农村公路(含桥梁)里程进行养护管理。协议包含日常养护管理巡查(加强暴雨及冰冻灾害天气巡查),路面、路基、边沟、绿化、桥梁、桥梁附属及安保养护等内容。
二是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出台管理办法。在落实执行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我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相关通知,如《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制度》《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标准》《黄陂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内容》《黄陂区农村公路管养中心计量支付管理办法》《黄陂区农村公路建设“八公开”制度》《黄陂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实施方案》《黄陂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
(四)规范有序运营好农村公路
自2015年完成公交一体化改造至今,我区不断巩固城乡公交一体化成果。目前我区有公交运营企业3家,公交线路172条,公交车1147台,万人公交车指标11台,行政村通车率100%;前川街通往各街乡、各景区公交线路108条,实行循环模式发班,5至15分钟一班。2016年我区荣获全省“村村通客车”考评第2名,荣获“省级文明示范线”共计3条,荣获“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5A等级(最高级),2018年通过交通运输部对武汉市“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区级验收。
三、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村公路有关文件精神,持续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加快畅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