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单位 |
区住建局
|
发文字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2-09-27 09:42
|
效力状态 |
有效
|
索引号 |
010898141/2022-27357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黄陂区住建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
总结
为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区住建局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相关要求,自觉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捷服务。作为区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要组成部门,今年以来我局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体系,不断提升改革成效,现结合我局实际,总结如下:
一、今年以来的情况
今年以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相关部门和街乡的支持配合下,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建管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审批制度改革,为工程建设提速
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实现“四办”的要求,把我局承担的行政权力进行进一步规范。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区的统一部署,从2018年11月起至2022年2月,我局承担了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牵头组织工作,牵头协调区直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组织各成员单位落实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精简、优化工程建设行政审批手续。基本统一全区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流程,精简了审批环节,完善了审批体系。协调区直相关部门,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项目施工设计文件(图)联合审查改革和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等改革,基本统一全区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审查和验收流程,结合“不见面”审批和“承诺即开工”等政策措施的落实,精简审批和审查、验收等环节,搭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进了“一事联办”集约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和便利化水平。
(二)着力创新改革,为营商环境提质
1.推行施工图免审措施。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立免于施工图审查的正面清单,已经实行了社会投资低风险产业类项目施工图免于审查。
2.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方式,深化工程竣工验收“多验合一”改革。对实行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根据项目类别科学合理确定纳入联合验收的事项,原则上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的事项(如规划核实、人防备案、消防验收、消防备案、竣工备案、档案验收等)都纳入联合验收,其他验收事项可根据实际情况纳入,并综合运用承诺制等多种方式灵活办理验收手续,提高验收效率,减少企业等待时间,加快项目投产使用
3.简化实行联合验收的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探索实行联合验收的项目,可以在联合验收合格的当日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相关部门通过系统数据共享获得需要的验收结果,企业无需再次跑路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4.试行对已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开展单独竣工验收,实施工程建设的产业项目。在单体建筑符合规划、质量、安全、消防要求的基础上,可提前进行单体建筑的综合竣工验收,并出具行业审查意见,竣工一幢、验收一幢,支持企业提前投产经营。
5.探索完善建设工程保险体系,在全区范围内推进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发挥保险参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6.建立完善建筑师负责制,探索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推进和完善建筑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建筑师为工程项目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与国际工程建设模式接轨。
(三)监管执法改革,为住建市场护航
制定了《关于开展区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综合执法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监管执法工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多头执法、执法不公和以罚代管等问题。修订了《黄陂区建设工程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集体研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了执法监管行为。近年来,共审核购房资格2.52万份、网上存量房资格1.02万份;办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备案审核3.14万套,办理交易核查案件3.42万件。查出质量、安全等隐患550余个,下达限期整改通知35份、停工整改通知25份。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队伍,调整集中局属各监管单位的部分职能,重新划分相关执法管理单位的工作界面,合理配置执法力量,采取“综合执法、集中处罚”的方式,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行政执法工作制度,进一步深化了监管和执法工作机制改革。把局属各科室、各单位负责实施的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事项相对集中,全部委托由区建筑管理站按照规范的处罚程序、法律依据和处罚标准,经集体研究,统一执行。进一步规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行政执法和处罚行为。对企业轻微的能及时改正的未造成违法后果的轻度违法,主要采取柔性和包容执法予以警示,提高执法效率、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做到了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四)体制机制创新,为市场竞争注能
我局认真落实《住建部关于印发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若干规定的通知》,坚持放宽市场准入,深入推进建筑企业跨地区承揽业务要求设立分(子)公司等问题专项治理,建立长效防范机制,大力畅通市场循环。一方面加大力度,建立公平、高效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及时依法依规处理日常投诉举报问题。另一方面联合区工程招投标综合监管机构和交易(采购)中心,对本行业持续进行深入排查,立查立改,对不按要求进行整改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建筑市场环境。
(五)机关作风提升,为优质服务强基
我局制定了《“服务企业提质年”活动实施方案》《“下沉企业、助企纾困”活动实施方案》和《集中治理“庸懒散慢乱浮”促进担当作实施方案》,落实了“不见面”审批和“承诺即开工”等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去年,共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125项,接收进馆各类工程档案205个单项工程3204卷,培训行业各类人员11人次;对全区115家纳统的建筑企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上半年共实现建筑业产值124.18亿元。
(六)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
按照全区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和“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帮扶活动安排,局党组高度重视,局领导包保共计12个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
二、存在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距离区委、区政府要求尚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贯彻文件方面
对各级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因解读和对接不够,存在以文件传达文件、用会议贯彻会议的情况。对于上级没有具体要求的任务,创新举措不多,针对性和操作性也不够强。在抓落实上有时重布置轻督查、重形式轻实效。
(二)落实各项部署方面
1.在深化电子证照归集应用和数据共享方面做得还不够,还存在网络系统不完善、不兼容等问题。
2.局内部各单位之间,住建局和审批局之间,还没有做到高效无缝衔接,内部闭环网络和管理系统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网络化、电子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事项增容扩面,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4.着力纾解企业融资担保难特别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担保难方面做得还不够,建筑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接活难、回款难的问题一直是影响企业做大做强的拦路虎,我区还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办法。
(三)干部作风建设方面
部分干部对最新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等知识学习不够、领会不透、运用不活,导致有些工作推进不畅。工作主动性不强、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满足于完成任务,特别是遇到压力大、困难多的工作时,推诿、埋怨、有抵触情绪,缺乏正确的事业观和进取精神。
三、改进措施
1. 提升能力素质。努力培养着眼大局的视野,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加强工作思考和谋划,立足实际创新作为。加强对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分析,破除惯性思维方式,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带着问题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2. 强化担当作为。敢于担责任,勇于挑担子,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压力面前不躲闪,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
3. 改进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多深入企业、深入实际,强化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多听来自企业的需求和建议,提高服务企业的针对性、有效性,切实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促发展。
4. 强化政商互动。通过定期走访、列出清单、做好台账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诉求、困难,抓好政策落地执行,细化量化帮扶措施。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落实工作责任。高度重视窗口管理,分管领导多赴现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落实工作责任,激发窗口人员动力,及时掌握窗口服务动态,发现薄弱环节,做到立行立改;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各站办开展业务交流,对疑难问题实行一事一议,集体讨论,提高各站办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打造一支业务、作风都过硬的队伍,带动我局人员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是实现信息共享。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核心追求,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局内部站办之间、住建局与审批局之间加强沟通协作,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
黄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