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在涉企行政执法领域 推行“三书同达”服务工作情况

2024-10-28 15:44
发文单位
区市场监管局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24-10-17 15:05
效力状态
有效
索引号
010898141/2024-25963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在涉企行政执法领域推行“三书同达”

服务工作情况

市场监管指标第5(1)题佐证材料说明

题目概述:5(1).本地区在开展信用修复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之推行行政处罚“两书同达”?

回答:是

类别

具体内容

相关佐证材料

1.请提供“两书同达”工作方案

《关于在涉企行政执法领域推行“三书同达”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措施与工作要求。

1、关于在涉企行政执法领域推行“三书同达”服务工作的通知

2.请提供“两书同达”工作成效

武汉黄陂区推行“三书同达”方便企业信用修复 为企“增信赋能”

2、 武汉黄陂区推行“三书同达”方便企业信用修复,为企“增信赋能”(新闻稿 )

黄陂区市场监管局“三书同达”的工作成效小结

黄陂区市场监管局“三书同达”工作成效显著

  黄陂区市场监管局“三书同达”工作成效显著

黄陂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行“三书同达”工作,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发送“行政处罚告知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与行政合规建议书”17套51份。

在工作开展中,全面落实总体要求,深入贯彻相关理念和法规,以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全过程指导机制为依托,切实保障企业权益。积极推进工作目标,将行政执法向事前事后延伸,开展事前合规培训惠及众多企业,事后为大量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指导。严格落实免罚轻罚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案件依法处理,展现人文关怀,同时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提升执法效能,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率显著下降。

具体措施实施到位,编制了涵盖多项内容的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并为重点企业定制“个性版”。建立告知机制,发放“三书”众多套,引导企业了解政策。在执法中指导企业合规整改,推动众多企业完成整改。积极推进柔性执法,完善并落实相关清单,采用柔性执法方式处理多起案件。还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监管频次。

     工作成效明显,企业合规意识大幅增强,主动咨询合规问题的企业增多。信用修复效率显著提升,众多企业成功修复信用,降低了失信影响。执法环境得到优化,执法满意度大幅提升。

尽管存在部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和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但已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和组织人员培训。

下一步,黄陂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三书同达”工作,完善机制,加强协作。预计提高企业合规指导覆盖率和信用修复成功率,拓展柔性执法领域,为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武汉黄陂区推行“三书同达”方便企业信用修复 为企

“增信赋能”

近日,武汉市黄陂区市场监管局环城市场监管所向食品抽检不合格企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指导意见书》,向企业宣传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指南,将可申请信用修复的最短公示期限、条件、途径,需要提交的材料,信用修复不收取费用等,一次性告知行政相对人。

   2024年,黄陂区全面推进“三书同达+协同修复”,黄陂区司法、发改、市场监管等三部门联合出台了《涉企行政执法领域推行“三书同达”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黄陂区市场监管部门在落实“三书同达”同时,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会同黄陂区行政审批部门在各街乡政务服务中心登记窗口设置信用修复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向经营主体宣传信用修复政策,引导其前往辖区市场监管所办理信用修复手续。

各市场监管所信用修复窗口明确一名指导员,负责指导线上、线下修复工作,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成”,并且不收取费用。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科负责人说:“信用+”的建设思路是事前信用核查和信用承诺;事中“双随机+信用分类”抽查监管方式;事后联合奖惩、依法惩处和信用修复的全过程闭环监管制度。

今年以来,共发放《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指南》1000余份,帮助失信主体办理线上、线下修复20多件。通过强化行政执法事前合规指导和事后信用修复服务,引导和帮助失信主体积极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减少失信成本,及时开展信用修复,避免在行政管理、政府采购、政策扶持、评先评优等方面受到更长时限的惩戒管理措施,不断提升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合规水平。

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黄陂区全面开展“信用+”先行区试点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守信践诺,继续探索可应用于各领域各行业不同场景的信用创新实施路径和具体举措,创建更多便民惠企的“信用+”应用场景,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围绕审批、监管、金融服务等环节,黄陂区审批局、文旅局、金融办等部门今年将继续拓展深化“信用+政务”“信用+小作坊”“信用+旅游”“信用+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促进信用信息和信用服务在更多场景、更大范围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