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单位 |
黄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字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4-08-30 10:00
|
效力状态 |
有效
|
索引号 |
010898141/2024-26358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政银企联动创新“信用+景区”应用,普惠金融文旅贷助力民宿崛起
周末的黄陂木兰山,林海清幽,耳畔泉涌。民宿樾和林泉用一扇竹门,将俗世的喧嚣隔绝在外。游客从外地赶来,于凉亭古井旁取水休憩,接着打卡了山景房、餐厅、茶室。自然和建筑融为一体的民宿让他忘掉生活喧嚣,隐居之感油然而生。黄陂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景区流量给民宿带来了机遇,为支持民宿快速崛起,黄陂区创新“信用+景区”场景应用,银行创新推出“黄陂民宿信用贷”,中小微市场主体凭信用免抵押即可享受贷款,解决了贷款难点,为乡村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一、创新“信用+景区”护航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及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2023 年,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指导黄陂区全面推行个体户信用风险分类试点工作,实现监管更高效、执法更精准、主体更公平、服务更优质。2024 年,湖北省营商办将黄陂区列为全省中小微经营主体“信用 +”体系创新改革试点区,黄陂区委将此改革事项列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内容,贯彻落实湖北省政府《全面推进信用湖北建设若干措施》工作要求,以服务发展为导向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区市场监管、发改和文旅部门联合印发了《黄陂区“信用+景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建立景区诚信联盟、签署诚信共同宣言,打造景区诚信自律建设高地。通过开展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树立诚信建设标杆,让游客放心消费。2023 年 9 月,黄陂区获湖北省政府办公厅通报激励为加强信用监管成效好的地方,2024 年1月荣获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
二、创新信用+金融产品不断助力民宿崛起。
近年来,随着武汉旅游环境越来越好,民宿经济持续升温,对民宿的升级改造也在持续推进。民宿企业在硬件设施方面资金投入较大,但大多数民宿为租赁经营,无法通过房屋抵押贷款融资,融资渠道比较有限。黄陂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中小微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创新,为全区14.38 万多户市场主体建立起“信用档案”,与发改、金融办、税务等多个部门共享;黄陂区金融办以政银企合作为纽带,推动银行机构为民宿企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工商银行黄陂支行基于黄陂区内经营民宿、酒店的农户或商户向银行提供的住宿及文旅收入等,结合银行收集的市场主体信用共享数据,建立数据模型,设计开发的“武汉黄陂民宿文旅贷”产品精准对接广大民宿企业,通过白名单发放纯信用和担保类的线上普惠贷款产品。交叉验证拓宽融资渠道,银行通过核实住宿收入、景区门票收入、停车场收入、餐饮收入,通过纳税、销售合同、银行流水等资料进行交叉验证,成功解决难以通过流水核实收入的客户不能贷款问题,有效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民宿经营者樾和林泉主理人刘泊宁介绍,有了“信用档案”,企业没有提供任何抵押物,就向银行贷到150万元,目前已完成了旗下3家民宿的升级改造,后续贷款还将投入冬季产品的开发。双休日,木兰山畔,“樾和林泉白玉兰”民宿全部订满。这里借助“民宿贷”刚刚完成了提升改造,环境优美怡人,居住舒适温馨,客房、设施等有了更高品质。刘泊宁感到,“信用”发挥了关键作用,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支持政策给力,帮助企业轻装上阵抢抓市场机遇。工行武汉黄陂支行通过信用方式最高额度可贷款200余万元,目前已对4家民宿企业办理了近500余万元的授信。
三、创新“信用+景区”激励政策
常态化开展信用典型案例宣传。全国信义之星孙东林在3.15活动现场倡议,全区20家A级景区、天河机场、汉口北等企业签署诚信共同宣言,打造“放心消费在湖北”的消费品牌。武汉市黄陂区:信用赋能 4家民宿企业凭“信用档案”获得贷款;经营收入当授信依据 黄陂这个民宿贷到150万元;民宿中国·2024木兰民宿文化季湖北举办 推介首批全国新民宿精品案例;诚信可变现 守信得实惠,4家民宿企业凭“信用档案”获贷款;信不信?诚信可以换钱!
黄陂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挥都市近郊和生态资源优势,以旅游产业为区域发展支柱产业。2023 年出台《“木兰游”高质量发展“黄金十条”》打造升级版,最高奖励 5000 万元。全区 23 个景区共创“木兰游”品牌,3A 以上景区 18 个,数量居全国县市区第三,年接待游客 30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60 亿元,36 万人吃上“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