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黄陂区中医医院脑病科为一名80多岁高龄患者成功实施“脑保护伞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让患者转危为安。
这是医院开展的首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医院在脑血管精密治疗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医院卒中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患者李爹爹,今年83岁,因“头晕伴双下肢麻木”到区中医医院脑病二科就诊。入院后,MRI+MRA检查提示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双侧颈内动脉C1和C4-7段局限性狭窄、右侧椎动脉V4段管腔狭窄。后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检查,进一步提示其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重度颈动脉狭窄,极易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可导致患者重度残疾甚至死亡,加之患者高龄,致残致死风险更高。为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科室主任高正主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科室团队开展病情讨论,科室副主任冯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介入治疗经验,提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防止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的最佳方案。
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同意后,科室团队反复研究手术风险,认真制定手术预案,在完善术前准备并确认无手术禁忌后,于7月29日顺利为李爹爹实施局部麻醉下“脑保护伞下左颈内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术中保护伞在导丝引导下释放在左侧颈内动脉C3段,经球囊扩张、支架释放。撤出保护伞后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明显改善,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头晕头闷等症状消失,活动自如。
李爹爹高兴地告诉隔壁床病友:“感觉做手术也没什么可怕的,手术中人是清醒的,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患者守住了生命“红线”,同时也为颈动脉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下一步,黄陂区中医医院将继续致力于脑卒中防治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为更多的脑卒中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健康科普
颈动脉狭窄多因颈动脉分叉部有粥样斑块所引起。狭窄处可有钙化、溃疡、坏死、斑块脱落,严重者可引发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多发于老年人,主要症状是耳鸣、眩晕、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偏盲、头昏,动脉狭窄侧短暂黑矇或视野缺失,中枢性言语障碍、肢体活动不灵活、偏瘫等。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如体重、血压、血糖等)、药物和手术治疗,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尽量减少血栓形成,扩张颈动脉狭窄部位,可使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