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流感扰新岁 中医有方护健康

2025-01-17 16:59
来源: 区中医医院

近期,流感高发

发热、头痛、喷嚏、流涕、

咳嗽、咽痛、全身酸痛……

这一波流感病毒来势汹汹,

你是否也中招了?

如何科学防控流感,健康快乐过新年?

中医药有什么妙招?

先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患者还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患者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感的西医治疗方式

西医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有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阿比多尔、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服药时需遵医嘱,服药后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那么中医药有什么防治办法呢?流感属于中医“时疫”的范畴,是由于老人、儿童等体弱劳累者正气不足,感受外邪侵袭所致。在流感高发季节,可以通过中医药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降低感染风险,提高身体抵抗力,缓解病情。黄陂区中医医院针对黄陂近期气候特点,给出更适合黄陂人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方案。

流感预防方

儿童:大青叶3克、薄荷3克、炒山楂3克、菊花3克、陈皮6克、芦根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成人:金银花3克、薄荷3克、党参5克、沙参5克、苏叶5克、生甘草3克。每日一剂,连服5天,代茶饮。

流感治疗方

儿童:麻黄3g、桂枝5g、苦杏仁5g、葛根10g、桔梗5g、甘草3g、生石膏15g、广藿香5g、生姜6g、川芎5g、厚朴5g、白芍6g。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成人:北柴胡10克、黄芩10克、粉葛15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法半夏6克、炒白芍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金银花6克、茯苓15克、陈皮15克、枇杷叶12克、麦冬10克、党参15克、荆芥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

此外,中药香囊、中药敷贴、中药熏蒸、中药沐足、小儿推拿、扶阳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法也可用于流感的治疗,可以起到辅助退热、减轻全身症状的作用。

中药香囊:平日佩戴或生活环境中放置中药香囊,香囊中放置藿香、佩兰、白芷、羌活、石菖蒲等中药,区中医医院配有防疫香囊包,可达到避秽气、扬正气之效。

中药敷贴:对于平时常感冒、体弱多病、咳嗽、腹泻的孩子,还可以在三伏天、入冬前后及平时来中医院进行中药贴敷,能起到预防效果。

中药熏蒸:使用细辛、鹅不食草、桂枝、辛夷、炒苍耳子、白芷、紫苏叶、羌活,可经口鼻吸闻、皮肤孔窍渗透进入人体血液循环,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促进炎症消退,减轻鼻塞流涕症状,增强人体防御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中药沐足:可选用具有解表、清热、化湿等功效的中药煎水泡脚,如艾叶、薄荷、藿香等,区中医医院配有调制好的足浴包,可以带回家泡脚。中药沐足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小儿推拿:通过轻柔地捏脊、穴位按摩起到治病的效果,对于增强小儿抵抗力有着显著的疗效。其中,应对小儿发热,可使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下推天柱骨、清肺经、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大肠等辅助退热手法。

扶阳罐:可以疏通经络,使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咳嗽、发热等症状,具有祛风驱寒的功效,能够提升人体免疫力,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刮痧:使用特制的刮痧板,在人体皮肤表面进行刮擦,以刺激经络、调和气血、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对于高热不退、大便干结、口臭患者,刮痧效果显著。医生提醒,婴幼儿、易感人群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流感后病情较一般人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立即就诊。咨询电话:85932080

由于儿童具有“肺常不足”“脾常不足”“心肝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常在流感后期出现咳嗽、纳食欠佳、夜寐不安等表现,需要由医生辨证后,用中药或中成药止咳化痰、调和脾胃、养心安神。中医强调“未病先防”,预防流感重在扶助正气、兼顾祛邪,还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生活起居调护

衣被适宜:注意气候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及过度劳累。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流感病毒。良好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和戴口罩的良好卫生习惯,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饮食调养

饮食有节:饮食不当会影响身体的正气及脾胃功能,应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保持饮食清淡,少食辛辣油腻,适量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类食物。中药食疗:可采用黄芪、防风、白术、山药、大枣、大米熬粥或泡茶口服,每日一到两次。

适当锻炼

适当锻炼有益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但注意秋冬季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户外运动。锻炼后如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春节临近,这份中医防治流感攻略

助您健康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