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学,因“发热、呕吐、腹痛、腹泻”来医院就诊小朋友明显增多,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急性胃肠炎知识。
什么是急性肠胃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多种因素造成的胃肠道的急性炎症,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一般由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常通过污染食物传播。常见病毒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儿童感染病毒后,除了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如发热、畏寒、肌肉酸痛、咳嗽、咽痛)外,有一部分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非感染性:可由冰冷辛辣刺激、药物、酒精、腹部受凉、压力过大等因素所致。轻症:一般情况良好,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黏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较重:可出现脱水、发热、电解质紊乱等,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黏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重点提醒: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热或高热,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因此,千万不要把肚子疼不当一回事!
中医认为,孩子脾胃娇嫩,开学后环境变化、饮食不节或外感邪气(如寒湿、湿热)易引发胃肠不适。根据症状可分为以下类型:
受寒型(寒湿困脾)
表现:腹泻像清水、肚子咕咕响、怕冷、手脚凉、可能伴低烧。
食疗:生姜红糖水(生姜3片+红糖1勺煮水),或煮山药小米粥暖胃。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无酒精型)。
湿热型(湿热伤中)
表现:腹泻急、大便黏臭、肛门灼热、口渴爱喝水、小便黄。
食疗:马齿苋煮水(新鲜马齿苋50g煮10分钟),或绿豆汤清热。
中成药:葛根芩连片(需咨询医师)。
积食型(食滞胃肠)
表现:呕吐酸馊、肚子胀、打嗝有腐臭味、大便酸臭。
食疗:焦山楂麦芽水(山楂、麦芽各10g炒焦后煮水),或白萝卜煮水消食。
中成药:保和丸。
体虚型(脾虚津亏)
表现:反复腹泻、乏力、口干但不想喝凉水、嘴唇干裂。 食疗:四神汤(山药、莲子、茯苓、芡实各10g煮粥),或蒸苹果止泻。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中医特色疗法辅助收敛止泻,行气止痛
小儿推拿
采用清补脾经、清补大肠经、揉板门、摩腹、按揉中脘、天枢、推七节骨、捏脊等多种手法。
扶阳罐
温推大肠俞,点揉中脘、天枢等穴位。
穴位贴敷·
以广藿香、肉桂、丁香、吴茱萸、肉豆蔻、延胡索、五倍子,按比打粉用生姜汁调配,外敷于天枢、中脘、神阙等穴位。
医生提醒:注意饮食卫生,少进冰冷、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
儿科健康咨询热线:85913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