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时 科学育儿——儿童四季中医养护指南

2025-04-23 11:12
来源: 区中医医院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儿童健康养护。根据“四时五脏”理论,不同季节对应不同脏腑功能,科学的调养能增强孩子体质,减少疾病发生。

天人相应之四时五脏

春季白昼时间渐长,孩子们的起居应顺应四时变化而调整,做到早睡早起。 早睡有助于阳气闭藏,早起有助于阳气的升发。 春季气温日趋暖和,但乍暖还寒,孩子们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不耐寒热。 因此,应注意适时添减衣被,不可过寒过热。 古人认为,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冷暖有别,《小儿病源方论》中提到: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 “要得小儿安,须带三分饥和寒。”



春天:疏肝助长好时节

饮食重点:

多吃嫩绿蔬菜:菠菜、芹菜、香椿

适当吃辛味食物:韭菜、葱姜蒜(促进生长)

少吃酸味食物:醋、柠檬(会阻碍肝气舒展)

生活小技巧:

每天晨起轻拍大腿外侧(胆经)

多去户外跳绳、打球、踏青

睡前推脚背第一、二脚趾骨之间的凹陷处(太冲穴)

夏天:清心防暑关键期

消暑饮食:

解暑三宝:绿豆汤、西瓜(常温)、苦瓜

自制凉茶:菊花茶、玉米须茶、薄荷水

忌贪凉:少喝冰饮、少吃雪糕

保健妙招:

常按手心中央(劳宫穴)和脚底心(涌泉穴)

避开11-15点烈日时段外出

空调房注意护住大椎穴(后颈凸起骨头下方)

秋天:润肺防燥正当时

润燥食谱:

白色食物:梨、银耳、山药、莲藕

润喉饮品:蜂蜜水、雪梨百合羹

少吃辛辣油炸食品

防护要点:

室内放加湿器或湿毛巾

每天按鼻翼两侧(迎香穴)防感冒

后脑勺两侧凹陷处(风池穴)常揉搓


冬天:补肾蓄能黄金期

 进补原则:

温补食材:羊肉、牛肉、核桃、黑豆

烹调加姜片、桂皮等温热调料

忌食生冷寒凉食物

养生诀窍:

早睡晚起(比夏季多睡1小时)

每周艾灸背部中央身柱穴(第三胸椎下)

体弱孩子可加灸大椎穴防感冒


医生提醒:四季养护核心是吃当季食物,睡够觉,多接触大自然。每个季节转换时提前1-2周调整饮食作息,帮助孩子平稳过渡,增强抵抗力。

黄陂区中医医院儿科咨询热线:027-8593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