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关工委联手农业专家深入产业基地,为“新农人”把脉号诊

2025-06-04 10:48
来源: 区委老干部局

“现在要尽快找到灌溉水源,确保秧苗不受干旱影响,还要切实加强水稻分蘖前期的管理。”

“另外,对于使用无人机播撒稻种时,也要切合实际,不适合无人机播撒时则要改用半人工半机械播种。”

5月30日,黄陂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水稻专家刘学军来到罗汉街沈吴村邱继国家庭农场,对深两优8226水稻品种生长情况提出种植建议。

这是黄陂区关工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举办的“关心下一代综合种植专场”第三场活动,区关工委主任胡炳基,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区关工委副主任郑庆竹,区关工委副秘书长陈塬乐,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原书记、现任区农业农村局关工委主任陈克学,围绕“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生产力”这一主题,组织“五老”专家走进黄陂区邱继国家庭农场和武汉市聚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新农人开展农业生产。

在武汉市黄陂区邱继国家庭农场,出生于95年的新农人邱健仁介绍了农场的基本情况,目前已整合流转周边多个行政村土地资源,总经营面积达3000余亩,形成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为核心、瓜果为特色的多元化种植体系。农场还配备智能化农业设备,包括耕整和收获机械、高精度植保无人机及大型粮食烘干加工生产线,全面覆盖耕种管收各环节,使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针对今年可能存在的灾害天气,刘学军建议提高种植密度,增加秧苗存活率。

在武汉市聚农农机合作社,区关工委与农业专家们一行详细了解了合作社目前的经营状况、种植现状,察看了农副产品加工的厂房设备,交流了目前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前沿信息,并结合该社经营与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解答,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

进入3月以来,区关工委与区农业农村局专家已先后到前川街横堤村农厚蔬菜种苗专业合作社、王家河街岗上熊村的武汉晨捷熙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基地,深入了解业主经营情况,查看水果、苗圃、农作物种植、管理及销售状况,对他们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予以及时帮助,受到“新农人”们的一致好评。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关工委将按照工作计划,继续加紧与农业农村局合作,组织专家到产业基地实地考察,与“新农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利用和发挥专家优势,面对面、手把手地现场指导,传经送宝,争当“及时雨”,助力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