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夏季高发传染病防护指南,黄陂家长请查收!

2025-07-11 11:57
来源: 区中医医院

盛夏来临,湿热多雨、蚊虫活跃,正是多种儿童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黄陂区中医医院为您梳理夏季常见儿童传染病的识别与预防要点,助您安心度夏!

一、疱疹性咽峡炎:发热咽痛需警惕

症状特点:突发高热、咽痛,咽峡部可见小疱疹或溃疡,可伴咳嗽、食欲不振等。少数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患者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用品(玩具、餐具、毛巾等)传播,1-7岁幼儿易感。

预防关键:

勤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注重口腔卫生(晨起、饭后、睡前漱口刷牙)。

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鲜嫩多汁的蔬果(如梨、西瓜等)。

接触可疑患者时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二、手足口病:关注手心脚心口腔疹

症状特点:发热,手心、脚心、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少数可发展为重症。

传播途径:与疱疹性咽峡炎相似,接触传播为主,5岁以下儿童高发。

预防关键:

个人卫生五要点: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环境消毒:定期清洁消毒玩具、餐具、家居表面(含氯消毒剂或暴晒)。

减少聚集:高发季少去拥挤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出疹患儿。

接种疫苗:考虑接种EV-A71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三、感染性腹泻(诺如/痢疾等):严防“病从口入”

症状特点:腹泻(稀便、水样便),伴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

传播途径:主要经污染的食物、水(粪-口传播),也可经接触或气溶胶传播。

预防关键:

饮食安全:不食生冷变质食物,不饮生水,瓜果蔬菜洗净,生熟厨具分开。

环境清洁:保持室内通风,餐具定期消毒,灭蝇灭蟑。

个人卫生:饭前便后严格洗手,提倡分餐。

增强免疫:均衡饮食(多食新鲜蔬果),适度锻炼,保证睡眠。

四、猩红热:发热咽痛伴“红疹脱屑”

症状特点:高热、咽痛咽红(甚至化脓)、“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疹,疹退后脱屑。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玩具用具等,幼托及学龄儿童多见。

预防关键:

咳嗽礼仪:咳嗽喷嚏遮口鼻,及时洗手。

清洁消毒:常通风,儿童用品定期煮沸或暴晒消毒。

规避风险:高发季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及早就医: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皮疹,立即就医。

五、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一人得病,严防全家感染

症状特点:突发眼红、灼热感、痒、分泌物增多,眼睑红肿。

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用品(毛巾、门把手、玩具等),各年龄段普遍易感,夏秋季高发。

预防关键:

绝不揉眼:保持手部清洁,不用脏手触碰眼睛。

个人专用:为孩子准备独立毛巾、脸盆,避免混用(幼儿园尤需注意)。

勿滥用眼药:避免使用“预防性眼药水”,防止交叉感染。

中医预防夏季传染病小贴士

黄陂区中医医院提醒您,夏季养生重在“清热祛湿、养护脾胃”:

饮食调养:适量选用绿豆汤、薏米粥、荷叶粥等清热利湿之品。避免过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阳气。

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可适当午休。避免长时间空调冷风直吹。

外治防病:可在医师指导下佩戴中药防感香囊(如艾叶、藿香、苍术等),或运用小儿推拿(如补脾经、摩腹等)增强体质。

黄陂区中医医院儿科提示

早识别、早就医:孩子出现发热、皮疹、呕吐、腹泻、眼红分泌物多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隔离休息:确诊传染病后,遵医嘱居家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守护儿童健康

预防胜于治疗!

掌握科学防护知识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安全、健康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