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初,区中医医院迎来新一批康复实习生。作为区域中医康复诊疗中心,医院始终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在带教过程中,以中医非药物疗法为根基,以现代康复为枝叶,助力实习生全面发展。
传承中医智慧 夯实康复根基
中医非药物疗法是康复医学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临床经验与哲学智慧。在带教过程中,老师们不仅传授技法,更强调“辨证论治”与“整体调理”的中医思维。
针法:以针调气,以穴治病
实习生从基础练起,先学习进针角度、行针手法,再悟“得气”之感。以足三里为例,老师讲解其“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之效,让学生理解穴位与脏腑的深层联系。从模型练习到临床实操,学生逐步掌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艾灸:借火温通,扶阳祛邪
艾灸教学注重“因人施灸”。老师示范温和灸、雀啄灸等手法,并强调“辨证选穴”。如一例寒湿痹证患者,艾灸肾俞、命门后疼痛大减,实习生亲见“温通经络、散寒除湿”之效,深化了对“寒者热之”治则的理解。
推拿:手法即心法,刚柔相济
推拿不仅是一套技法,更蕴含“阴阳平衡”理念。在颈椎病治疗中,老师示范滚法、揉法松解肌筋,再以拔伸法调整关节,让学生体会“松而不懈,动而不伤”的手法精髓。此外,拔罐、刮痧等疗法也融入教学,使学生掌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多元手段。
融合现代康复 创新中医发展
在传承中医精髓的同时,科室引入现代康复技术,让实习生掌握更精准的评估与治疗手段。
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精准康复
在实习生掌握中医非药物疗法后,医院系统性地开展现代康复技术教学,重点培养三大核心能力:运动治疗方面,PT组采用“评估-计划-实施-调整”四步教学法,以脑卒中康复为例,系统教授从良肢位摆放至步行训练的进阶技巧,强调个性化方案制定与动态调整;物理因子应用方面,通过理论授课与设备实操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电疗、超声等物理因子的作用机理及临床适应症,重点培养学生安全操作与参数调节能力;评估诊断方面,建立“量表学习-模拟评估-临床实践”三级培训体系,涵盖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等核心评估项目,通过考核认证确保学生掌握标准化评估流程,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提升。
传承与创新,培育未来康复人才
在实习生培养过程中,医院始终秉持“中医为根,现代为翼”的带教理念,强调以中医整体观指导康复实践,通过针灸调气血、推拿通经络等传统疗法改善患者整体状态,同时结合现代康复技术进行精准干预。医院始终以“育中医栋梁、筑康复新基”为使命,要求实习生既要扎根中医精髓,精研针灸“得气”、艾灸“温通”、推拿“平衡”之要诀,深刻领悟“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中医理念;同时熟练掌握现代康复技术,包括物理治疗方案制定、物理因子协同应用及量化评估方法等。通过这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培养既传承岐黄之术、又能拓展康复边界的复合型人才,使其成为推动中医康复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