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面临输入性病例的风险持续存在。基孔肯雅热症状与登革热等疾病相似,如突发高热、剧烈关节痛、皮疹等。
2025年7月29日下午,医院组织开展了基孔肯雅热应急演练。本次演练由应急办牵头,公共卫生科、感染科、医务科、护理部、发热门诊、导诊部、儿科等多部门协同参与,通过模拟真实病例处置流程,全面强化医务人员防控意识与实战能力。
本次演练以实战为导向,模拟一名近期有东南亚疫区旅居史的发热患者到院就诊的场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防控方案和医院应急预案要求展开。
01预检分诊与高度警觉
演练从预检分诊处开始。分诊护士熟练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当获知其有东南亚旅行史并伴有高热、关节痛等症状时,立即提高警惕,启动发热门诊特殊通道,并引导患者至隔离诊室,同时做好标准防护。
02接诊医生精准识别与处置
发热门诊接诊医生迅速进行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高度怀疑是输入性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医生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病例登记、信息上报(院内及辖区疾控中心),开具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清学检测等),并指导护士规范采集血液标本。
03规范采样与安全转运
护士在二级防护下,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要求完成血液样本采集、标识、保存,并联系检验科进行快速检测(或模拟送检流程)。同时,协调安排专用负压救护车(或专用转运通道),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病房。
04院内信息流转与联防联控
演练同时检验了院内报告流程的畅通性。门诊部、院感科、公共卫生科(或防保科)、医务科、检验科、后勤保障(消杀组)等部门紧密联动。信息第一时间上报至医院领导和辖区疾控中心,院内专家组启动会诊。消杀组立即对患者停留区域、转运路径进行终末消毒,并对周边环境进行蚊媒密度监测与应急灭蚊。
05全员防护与院感控制
演练全程贯穿个人防护和院感控制要求。所有参与演练的医护人员均根据暴露风险等级,规范穿戴防护用品。
此次演练覆盖了发热门诊全体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及保洁、总务科等辅助岗位,旨在锻造“平急结合”的过硬队伍,实现以下目标: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敏感性和警惕性。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熟练掌握从预检分诊、临床识别、规范采样、信息报告等全链条处置流程。提升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和应急处置效率,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防控队伍。为持续优化发热门诊运行机制和医院整体传染病防控体系提供实践依据。
演练结束后,医院领导及院感、公卫等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和全面总结。他们充分肯定了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反应迅速、流程规范、配合默契,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同时也针对演练中暴露的个别细节问题(如信息传递的时效性、特定环节的衔接、防护用品穿脱的规范性等)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万院长表示:“此次基孔肯雅热专项演练是对我们发热门诊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的一次重要‘练兵’。我们将以练促防、以练备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流程,持续提升对输入性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能力,坚决筑牢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为维护黄陂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