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武汉市黄陂区与河南省郑州市两家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次合作开展的“G316汉口北大道至万家咀段改扩建工程施工”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顺利完成,标志着两地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合作实现突破性进展。此举不仅是区域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更是推动远程异地评标模式数字化、常态化运行的重要里程碑。
据悉,此次跨省合作并非孤例。近期,黄陂区已先后与大连、长沙、合肥三个城市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合作,逐步形成集中化的跨区域协作态势。合作项目涵盖交通、市政和房建重点领域,通过数字化评审系统,多地专家可实现线上同步查阅标书、开展讨论、独立评审,彻底打破时空限制,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专家少跑腿”。
远程异地评标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专家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既能有效避免本地评审可能存在的人情干扰,又能整合各地优质评审力量,形成技术互补、监督协同的新格局。黄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多城市、多场次的合作实践,表明远程异地评标已从“个案尝试”迈向“常态运行”。目前,黄陂区已建立起成熟的操作流程、沟通机制和保障体系,为后续更大范围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远程异地评标既是黄陂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也是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通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服务支撑重点工程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望未来,黄陂区将进一步扩大跨省远程异地评标的合作覆盖面。在巩固与大连、长沙、合肥、郑州等现有合作城市成果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协作机制。目前,黄陂区已启动与芜湖市的对接工作,计划于近期开启新的跨区域合作项目,推动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