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也是一面映照民族命运与自强之路的明镜。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武汉市黄陂区气象局联合区科协、区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暨青少年科普研学实践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以科学之光照历史之路,以气象之新启未来之梦。
本次活动以“气象与国家安全”为主线,将历史警示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研学队伍首站抵达被中国气象局认定授牌的“中国百年台站”—黄陂站,志愿者为师生们系统讲解气象事业从抗战时期至今的发展历程,强调气象信息在国防安全、灾害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黄陂地区气候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气象与地域发展的紧密联系。
在黄陂旅游气象科普馆,师生们实地探究各类气象仪器的原理与用途。气象志愿者现场演示移动气象探测设备,解读从数据采集到天气结论形成的全过程,展现现代科技如何支撑精准预报,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灾害性天气的科学认知和防范意识。

气象灾害展示区则聚焦现实关切。区气象局工程师结合暴雨、大风、雷电等典型气象灾害,讲解其形成机制与防灾减灾措施,并联系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与社会的协同。现场还设置人工增雨作业模拟环节,通过火箭发射演示和原理讲解,展示人影技术在抗旱减灾、生态保护中的重要意义。


最后一站,研学队伍抵达黄陂区气象台,近距离体验了气象业务现代化的一系列成果——从高效精准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智慧便民的旅游气象数据服务平台,到集成智能的“天气盒”终端设备,这些创新应用集中展现了气象科技在公共服务和防灾减灾领域的前沿实践与深度应用。竞猜环节把室内研学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们利用在线上线下学习的气象知识踊跃举手答题,“黄陂区最高气温是多少度?”、“雷雨来临时应该怎样防范?”这些问题既让学生们感受到气象科技的神奇力量,更让他们在答疑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历史不可忘,未来更可期。黄陂区气象局以此次科普活动为契机,不仅向社会传播当年今日,缅怀革命精神,更在青少年心中埋下探索气象、献身科学的种子。他们以气象为语,以科技为声,呼吁公众铭记历史、关注气候、共创未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气象现代化同频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