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这笔钱我找了好几天,还跟老伴儿闹了误会,没想到你们特意送上门来……”10月的祁家湾暖意融融,70多岁的马玉姣奶奶紧紧攥着失而复得的500元现金,眼眶泛红地向上门的护士连连道谢。这温情满满的一幕背后,藏着一段跨越数日的“寻主”故事,更映照着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温度。
病床下的意外发现:500元现金牵出“寻主”难题
故事的起点要回溯到10月3日。当天,区人民医院七楼西病区31床患者马玉姣奶奶办理出院手续后,责任护士熊攀严格按照护理规范整理床位。当她细致清扫床铺下方时,一沓被遗落的现金意外出现——清点后确认,金额为500元。
“这一定是马奶奶不小心落下的!”熊攀第一时间判断出钱款归属,随即尝试联系马奶奶归还。可连续多次拨打老人住院时预留的电话,听筒里始终只有“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机”的提示音。一边是老人可能急需的“心头钱”,一边是联系不上失主的困境,一场特殊的“寻主”行动就此展开。
多部门联动 + 延续服务:为现金找“主人”想妙招
钱款虽不算巨额,却是老人的牵挂。熊攀没有丝毫迟疑,当即拿着现金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也第一时间将此事报备至纪检科,确保每一个环节规范透明,只为以最快速度归还现金。
就在众人因“联系不上马奶奶”犯难时,科室成员突然想起每月定期开展的“延续护理上门服务”——这项服务本就会筛选有需求的出院患者,上门提供居家护理指导。“不如借着上门护理的机会,把钱送到老人手里!”护士长张瑾当即决定,将马奶奶列为本次上门服务的重点对象,让“寻主”与“服务”两不误。
祁家湾的暖心相遇:现金归位,服务也“到位”
尽管只有马奶奶家“祁家湾宋店高家大湾”的大致地址,没有具体门牌号,护士熊攀和张芷怡还是提前备好护理用品,如约出发。刚进湾子路口,两人便远远看到马奶奶提着药袋往家走,赶忙上前打招呼。
“马奶奶,您出院后有没有发现丢了什么东西呀?”说明上门延续护理的来意后,熊攀顺势问道。马奶奶愣了几秒,突然一拍手,懊恼又急切地说:“哎呀!我前些天发现少了500块钱,还跟老头子为这事儿吵了一架呢!”
话音刚落,熊攀便从随身护理包里取出500元现金,双手稳稳递到马奶奶面前。接过现金的瞬间,老人的手微微颤抖,反复摩挲着钞票,激动的泪水不自觉滑落:“你们不光把钱送回来了,还特意来家里帮我,真是比亲人还贴心啊!”
延续护理显担当:把温暖送到患者“心坎上”
归还现金后,熊攀和张芷怡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按照“延续护理”计划,细致地为马奶奶测量生命体征,查看她出院后的恢复情况。两人耐心叮嘱老人日常饮食和用药注意事项,还手把手教老人做简单的居家康复锻炼动作。
“住院的时候你们照顾得细致,出院了还记挂着我,这500块钱找回来,我心里比啥都踏实!”马奶奶拉着护士的手,一遍遍地念叨着感谢。
500元背后的医者初心:让“以患者为中心”落地生根
500元现金,是患者牵挂的“心头事”;跨越街巷的上门送还,是护理人员坚守的“责任心”。从发现现金时的及时上报,到借助延续护理精准上门归还,七楼西病区的护理团队用严谨态度守住职业底线,用暖心服务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更让“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到了每一个细节里。
这份始终未变的医者初心,在马奶奶的笑容与感谢中,化作了秋日里最动人、最温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