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打板栗时请注意!小小板栗藏 “杀机”,丰收季别让眼睛受重伤!

2025-10-23 14:56
来源: 区人民医院

每年9-11月,正是黄陂及周边地区板栗成熟的时节。山林间、果园里,不少人忙着采摘、捡拾板栗,享受丰收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这看似寻常的丰收场景里,却暗藏着一颗“眼中钉”——板栗外壳的尖刺,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致盲的“利器”!

成熟的板栗。图源:视觉中国

医院的数据触目惊心:仅一周时间,就有医院接诊了8例板栗刺眼外伤患者,更有患者单眼被扎入19根刺,险些永久失去视力!这种常见的外伤,若处理不当,后果远比你想象中严重。今天,黄陂区人民医院就来给大家好好科普,教你避开板栗刺的“陷阱”!

一、板栗刺的“双重暴击”:又扎又感染,眼睛真扛不住!

板栗刺的危害,主要来自它特殊的结构和携带的“隐形杀手”,对眼睛的伤害是双重的,每一种都不容小觑:

物理穿刺:尖锐硬刺直戳眼球要害

板栗刺看着细小,长度大概1-3毫米,却是尖锐的锥形,硬度还特别高,而且很容易断裂。要知道,从树上高空坠落的板栗球,冲击力极强,这些尖刺能直接穿透角膜全层,甚至深嵌到眼前房、眼球壁里!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角膜穿孔、晶状体损伤(也就是白内障)等严重问题可能随之而来。之前就有患者被板栗球击中后,7根刺穿透角膜,视力一下子降到0.08,差一点就失明了,想想都让人后怕!

微生物侵袭:刺上藏菌,伤口变“培养皿”

更危险的是,板栗刺的缝隙里,特别容易附着土壤中的真菌(比如镰刀菌、曲霉菌)和细菌。当刺扎进眼球后,伤口会快速闭合,这就相当于给这些微生物打造了一个绝佳的“培养皿”,真菌性角膜炎、化脓性眼内炎等疾病很容易找上门。

南平有位果农,被板栗刺伤后,觉得初期症状不严重,就拖了5天才去医院。等就医时,角膜已经化脓,眼内还积了脓,甚至面临着摘除眼球的风险!而且这类感染治疗起来特别麻烦,周期长、难度大,有些患者治了一两年,效果还是不理想。

很多人刚开始只是觉得眼睛有点异物感,没当回事,等到视力下降、眼睛剧痛时,感染早就悄悄扩散了,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

二、这些“致命操作”,千万别做!

眼睛被板栗刺扎到后,很多人会慌了神,下意识地做一些错误动作,殊不知这些行为正在加重伤害,以下 3 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1:揉搓眼球

这是最危险的动作!揉搓不仅会让刺扎得更深,还可能导致刺断裂在眼球里,更可怕的是,会把刺表面的微生物强行推进伤口,加速感染扩散,甚至引发外伤性白内障,让伤情雪上加霜。

误区2:自行挑刺或冲洗

板栗刺又细又小,还可能深嵌在眼部组织里,自己用针、镊子等工具挑刺,很容易造成二次损伤,让伤口更严重;还有人会用井水、茶叶水等冲洗眼睛,这其实是把新的污染物带入眼睛,会大大增加感染风险,完全不可取!

误区3:拖延就医

很多人觉得刚开始只是有点不舒服,症状不明显,就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忍忍就过去了”。可就是这一拖延,给了微生物繁殖的时间,轻度的异物伤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感染,等再去医院时,早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都来不及。

医生在做眼表检查

三、牢记“闭、遮、送”三步急救法保住你的眼

如果不幸被板栗刺伤眼睛,正确的现场处理能最大限度降低损伤,大家一定要记住核心的 “闭、遮、送” 三步急救法:

第一步:立即闭眼

马上闭上受伤的眼睛,减少眼球转动,避免异物和眼球进一步摩擦,防止角膜被擦伤得更严重。

第二步:轻柔遮盖

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者医用眼罩,轻轻覆盖在患眼上,注意不要压迫眼球,也不能用力包扎,避免对眼睛造成额外伤害。

第三步:及时就医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一定要立刻前往设有眼科急诊的医院。医生会用裂隙灯、显微镜等专业设备精准定位异物,采用“先剥离再拔除”的手术方式取出刺,还会根据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

术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保持眼部清洁,定期复查,千万不要擅自停药,否则可能导致感染复发,影响治疗效果。

板栗丰收的喜悦,不该被眼伤的阴影笼罩。希望大家都能牢记“防护优先、科学急救”的原则,在享受采摘乐趣、品尝板栗美味的同时,守护好自己和家人“心灵的窗户”。如果身边有人需要,也请把这份科普转发出去,让更多人远离板栗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