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因意外导致下肢残疾,只上过小学,身残志坚的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成立了“武汉黄陂长轩岭杨田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带动周边残疾人、脱贫户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他,就是赵治鹏,长轩岭街平峰村赵家岗村民。曾经,赵治鹏也有过彷徨、迷茫,但他没有因为自己有残疾而无所作为,在长轩岭范围内,只要有工做,他都去做,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经过几年的磨砺,他又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2015年初,赵治鹏联想到自己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有限,种地才是自己的专长。于是他多次到仙河店村、南洲田村、杨田村、赵畈村走访,并向四个村委会的村主任透露了自己“租地种水稻”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四个村的支持,经过协商,他与四个村委会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共流转水田1630亩。
当年他将流转的田地按“合同”全部种上了水稻。第二年,他贷款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农用机械,按照市农技部门的建议,在翻地时就将农家肥和有机肥施下去,在水稻出苗后,田里再安上灯光灭虫器,全程实现无化肥、无农药的绿色产业链。
杨田村党支部书记邓涛涛:“他在我们这里确实是好评多,老百姓对他的评价很高,都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他,在带动当地脱贫攻坚上,他发挥了很大作用。”
2016年11月,初尝甜头的赵治鹏注册成立了“武汉黄陂长轩岭杨田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又在杨田村征地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育苗(晒谷)场、200多平方米的农资堆放场,租下了400多平方米的仓库,新购买了粮食加工设备。现在的“武汉黄陂长轩岭杨田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形成了粮食的育种、种植、生产、精加工、销售等一套完整的体系。
赵治鹏:“我们杨田村农村合作社已经成立了八年,现在流转的土地有1600亩左右,目前在我这里做事的残疾人和老人有几家。下一步,我还想发展种植养殖一条龙服务,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残疾人生活得更好。”
赵治鹏在创业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同样有残疾和被列入重点贫困的家庭。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或被列入重点贫困家庭的乡亲,他都优先招入合作社务工获得劳动收入。
目前,长轩岭杨田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长期聘请固定工人10人,农忙时临时工人20多人,其中残疾人4人、脱贫户9人。
长轩岭杨田村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员工魏燕:“我的家庭条件不好,上有八十多岁的婆婆,下有两个小孩正在读书,所以我不能出远门打工,感谢赵总让我能够一边照顾家里,一边就近打工,家庭收入有了保障。”(撰稿人:彭瑶喆 金晨 编辑:李霖 责编: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