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绣”出别样人生!

2023-11-29 09:18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要让线参差对齐,才能绣得平顺、好看。”近日,在黄陂区李家集街的黄陂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杜先姣带领30余名学员们温习了5天来所学的课程,施针、运针、引线……在她耐心细致地讲解指导下,一枚普通的针线似乎有了生命。

▲ 杜先姣

杜先姣老家位于黄陂区长轩岭街,28年前的一场突发疾病,让她不得不靠轮椅活动,步入残疾人的生活。躺在家里能干什么?杜先姣想起自己儿时看着奶奶和母亲一针一线地绣花,从小就受到熏陶,10岁时她便拿起了绣针。

冷静下来后,杜先姣逐渐走出了阴霾,决定把“针线活”捡起来。从一双鞋垫开始绣起,到一幅幅山水绣枕巾,杜先姣的绣品得到街坊四邻的认可和夸赞。

1997年,杜先姣在武汉开了一家汉绣店卖绣品。2007年,她参加市残联组织的汉绣免费培训班,学到了汉绣技法与文化内涵,更加坚定了她走刺绣之路的信心和决心。2011年,她正式注册绣品店,渐渐地,她的绣品被人们熟知,每月能卖出不少,不仅可以维持店面经营,还能养活自己。“汉绣的线越细作品才越好看,有时一幅作品要绣上一两个月。” 杜先姣说,当时为了完成一幅作品,每天从店里回到家后还要在绣架前绣到深夜。

▲ 杜先姣的学生

二十多年来,数百人慕名前来向杜先姣学习汉绣,有十多岁的女孩,也有六七十岁的婆婆。凭借精湛的汉绣技艺,杜先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残疾学生从事汉绣事业,用小小绣花针走出了一条助残的璀璨人生路,300多名残疾人通过汉绣技艺实现了人生价值,轮椅“绣娘”杜先姣被评为汉绣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残疾人,我深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十分不易,这么多年我一直感恩残联对我的关怀与帮助,作为一名‘手艺人’,我能做的只有通过汉绣这门技艺带动更多的残疾姐妹们创造价值,以此作为回报。”以残帮残,杜先姣渴望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作为汉绣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立下规矩,但凡来学习的残疾人不收学费,还免费给学生们提供汉绣所需材料和用品,尽心尽力传授汉绣技艺,让更多“绣娘”吃上指尖上的“手艺饭”。 

▲ 杜先姣和弟子的作品

近年来,杜先姣和学生们的作品在全国各地展出,关注度越来越高,订单也越来越多。“我打算在汉绣礼品上创新,开发出系列产品并形成品牌,更好地传承非遗、弘扬汉绣。”杜先姣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