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的致富梦唤醒家乡休眠地

2024-03-19 10:07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阳春三月,大地复苏,在黄陂区蔡家榨街梅前楼村,田间地头旋耕机来回穿梭,除杂草、翻耕地、开垄沟,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这些越冬油菜现在长势正旺。”种植户黄正祥看着连片的油菜田乐呵呵地介绍,“年前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每个环节,我们都抓得仔细,它们自己也争气,冬天的两次冻雨都经受住了。”

这会儿,黄正祥一边忙着和大家一起清沟排水,增强油菜对于低温的抵抗力,一边提醒农机手驾驶旋耕机时入土不要过猛,过田埂要注意切断动力输出轴的动力。

只见他讲得头头是道,颇有几分土专家的模样。“其实早些年我是在外面务工的,门窗铝合金安装、山羊养殖......这些都干过,收入还可以。”和外出务工的黄正祥不一样,当时守着自家田地的村民们大多是辛辛苦苦一整年,流汗多收益却不高,不少人干脆像他一样也外出务工。

一年春节,满腹乡愁的黄正祥高高兴兴回家过年,看到村里成片的地撂荒,有的田地即便还在耕种,但也是地形起伏、地块小且零星分布,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禁浮上心头。

“我想开垦荒地,集中连片种植水稻。”黄正祥找到村两委班子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得知他的这个想法后,街道和村里都十分支持,黄正祥也不含糊,说干就干,三年下来集约了450亩闲田。

“把田交给黄正祥种,我们都放心。”在蔡家榨街梅前楼村,提起黄正祥农户们都赞不绝口,不仅是因为同村相知相熟的关系,大家了解他的敦厚朴实,也因为三年来,黄正祥勤劳肯干的作风,农户们都看在眼里,许多农户主动把自家的田交给他复耕复种,不少村民还在他那里干些农活,实现了就近增收。

“最难的还真不是和农民‘要田地’,而是怎么做好科学种植。”谈起自己的种植经历黄正祥这样说道。刚开始种植的时候,稻田里还是夹杂了不少撂荒地,杂草丛生,一度让黄正祥束手无策。好在经过近半年的平整土地,通过归并整合,集中布局,终于在2022年4月成功播种,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还是要多学习科学种植技术,科学种田将来才能复耕复种更多的闲置土地,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眼下,伴随着旋耕机的轰鸣声,梅前楼村沉睡多年的闲田在开犁松土后重焕生机。“一年好景在春耕,现在肥料、稻谷种子都已备齐,五一左右就能播种,又会是一年好收成。”看着如今规整有序的良田,黄正祥信心满满。

近年来,蔡家榨街也在持续加大闲置地整治,有效“唤醒”耕地资源新活力,以黄正祥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种植大户、村民以及合作社有序推进闲田复耕复种,让传统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昔日闲置地成为返村新农人的“致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