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新农人!黄陂青年种下大梦想

2024-06-27 15:31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夏日炎炎,在罗汉寺街坦皮村一处连片农田里,返乡创业青年董辉华正熟练操作无人机开展病虫害防治。看着田里长势不错的稻谷,他晒得黝黑的脸上笑容浮现。

1984年,董辉华出生在坦皮村的一户普通农村家庭。从小敢闯敢拼的他早早外出闯荡,转眼过去了20多年,董辉华攒下了不少积蓄,也积淀了浓浓的乡愁。2023年底,他决定和表哥一起回村做“新农人”。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军对于他们的回来十分欢迎。“现在农村撂荒整治的力度非常大,正好他们有这种意愿,我们也是积极配合。”在村里的支持和帮助下,一些无耕种能力或在外务工的农民选择把家里的闲置土地流转给董辉华兄弟。

流转的200余亩土地被他们统一种上了水稻,董辉华下定决心要在这些闲置土地里大干一场。

董辉华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种田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怎样种好田对他而言却依然是不小的挑战。为此,回乡后的他虚心同村里的种田能手请教,向身边种植大户取经,从书本和网络中寻找答案,他发现“现在种田跟我们父辈那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以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靠人力劳动,现在经过科技的助力,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于是他先后购置了撒播机无人机等农用机械,依靠智能农机开展作业。“节省了人力和作业时间,种田轻松不少,比如这块85亩的土地,用无人机喷洒农药,2个多小时就能完成。

就这样,依然肯钻、能闯、敢拼的董辉华,迅速从农业“小白”成长为“慧种地”的新农人

在董辉华看来,作为一名新农人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得争做“兴农人”。“想为村里的经济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后期,他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同时积极为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