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陂区长轩岭街七房湾村的
脉地湾萝卜迎来丰收
这一拥有四百余年种植历史的特色农产品
在政策扶持与科技赋能下
正通过扩大种植、深化加工、农旅融合的
多元路径
迈入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11月21日,记者来到七房湾村萝卜种植地,先被满田的翠绿撞了眼。凑近看,圆润饱满的萝卜半露于疏松的土壤中,村民们正弯腰采收,动作娴熟利落,风一吹,湿润的泥土气息裹挟着萝卜的清甜弥漫开来,让人提前尝到了丰收的滋味。

脉地湾萝卜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早年间便因出众品质成为皇家贡品,享誉四方。2014年,“脉地湾萝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赋予其先天优势,加上村里世代坚守的无公害种植理念,让这里的萝卜具备“汁多味甜、脆嫩无渣”的鲜明特质。“入口即化,没有茎丝,生吃像水果一样清甜,炒着炖着又自带鲜香,味道好得很!”种了三十多年萝卜的村民杨家志说起自家萝卜,满是自豪,“周边老百姓都种了几十年,都愿意种。”

在七房湾村,像杨家志这样的种植户不在少数,村民这份“愿意种,种得好”的底气背后,也有一份政策托举的坚实保障。近年来,在区街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七房湾村持续推进萝卜产业发展。2022年建成萝卜生产用房,2024年新建小型加工厂,为发展萝卜深加工打下基础。今年,合作社联合农户将种植面积扩大至30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90万斤,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接下来,我们会先维修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萝卜的灌溉条件,保障产出稳定。同时,依托村里的合作社,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七房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凯介绍,为提升附加值,有效缓解鲜销压力,村里计划建设萝卜干专用晒场,开发萝卜干、泡菜等系列产品。“我们希望以加工厂为依托,完善产品多样化布局,提升‘脉地湾萝卜’的产品附加值,最终让这颗萝卜真正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围绕“舌尖经济”做深文章,当前七房湾村还在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新路径。未来,村里不仅会推出萝卜采摘体验、萝卜美食工坊等沉浸式项目,还将配套建设专属展示中心,通过讲述“贡品萝卜”的历史故事丰富文旅内涵,实现“以旅促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