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资金指村组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资产指村组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和其他资产;资源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开展“三资”清查,就是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清查整顿,村里有多少“家底”,村里的钱是怎么花的,要让村民都明明白白,真正还给百姓一本“明白账”。
摸清“家底”,彻底厘清“三资”底数,让村民心中有数。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确保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及时反映“三资”的使用及其变动情况,实现动态监管,确保集体资产安全完整。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设立村务公开栏和意见箱,使农村集体“三资”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三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三资”管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三资”管理,有助于规范农村经济事务,预防腐败,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