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作物病虫防治技术

2023-10-13 15:42
来源: 黄陂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秋播是夺取“两夏”丰收、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提高秋播质量,必须做好病虫预防工作,确保秋播生产及下茬作物安全,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是控制或减轻小麦、油菜病虫发生危害的重要措施。

1合理轮作:秋播作物每隔12年轮作换茬一次,切断有害生物的食物或寄主供应链,抑制有害生物数量积累。采取禾本科作物与其他作物换茬轮作

2、选用良种,适期播种:选用农业部门推荐的适宜我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的小麦、油菜及其他秋播作物品种。

3、清园整地:清理田间作物秸秆和杂草,减少病菌和虫源量;开好沟厢,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回收田间地头各种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销毁,防止农药药害及污染事故。

4、精选种子:播种前抢晴晒种12天,同时精选种子,清除病粒、秕粒、草籽及杂质,减少病菌源和草种源,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二、化学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秋播种子药剂拌种是前移防控关口、有效阻隔、预防苗期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小麦药剂拌种:小麦种子使用苯醚甲环唑·噻虫嗪(伴我行)拌种,预防小麦全蚀病、蚜虫。或使用60/升戊唑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粉锈宁)拌种,预防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每瓶伴我行120克兑水350400克可拌种2530千克,每袋立克秀10毫升兑水150200克可拌种20千克,每袋粉锈宁100克可拌种50千克。

油菜药剂拌种:油菜种子使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10毫升拌种0.5千克种子,既可防治地下害虫,又可防治苗期蚜虫等害虫,确保一播全苗。防治病害可选用生物农药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包衣或拌种。

2、防治苗期病虫害:小麦苗期亩用43%戊唑醇12毫升兑水25千克茎叶喷雾,预防纹枯病、条锈病等病害。油菜苗期亩用70%吡虫啉2克兑水30千克茎叶喷雾,防治苗期蚜虫、黄曲条跳甲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