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播小麦田杂草防除是夺取小麦丰收,确保秋播小麦生产及下茬作物安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水旱轮作田重点防控“两草一菜”(看麦娘属、菵草、猪殃殃)等杂草。旱旱轮作田重点防控“三草一菜”(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雀麦、播娘蒿),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非化学控草技术
农业措施:通过清洁田园、合理密植、施用腐熟土杂粪肥,实行麦油、麦菜轮作等措施,有效减轻伴生杂草的危害。通过提高整地质量、抓好一播全苗、加强水肥管理、苗期病虫害防治等,促使小麦苗全、苗壮、苗匀,提高麦苗对杂草的竞争力。物理措施:小麦播种前通过翻耕或旋耕整地灭除田间已经出苗的杂草,清洁和过滤灌溉水源,阻止田外杂草种子的输入。每三年深翻一次土壤,深度在30厘米左右,有效压低杂草基数。生态措施。采取玉米秸秆、稻草覆盖等,有效降低杂草出苗数。
二、化学控草技术
水旱轮作麦田,杂草基数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播后苗前,选用丙草胺、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氟噻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杂草2叶-5叶期(冬前或早春),选用环吡氟草酮、精噁唑禾草灵、异丙隆、唑啉草酯、炔草酯、氟唑磺隆、啶磺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日本看麦娘、看麦娘;选用甲基二磺隆与异丙隆复配制剂防治菵草;选用灭草松、氯氟吡氧乙酸、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猪殃殃、荠菜等阔叶杂草。
旱旱轮作麦田,在秋播时土壤墒情好的条件下,采用“一封一补”策略。小麦播后苗前,选用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后期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进行局部补施除草剂,选用甲基二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节节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多花黑麦草;选用双氟磺草胺、唑草酮、2,4-滴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氟氯吡啶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及婆婆纳等阔叶杂草。
旱旱轮作麦田,在秋播时土壤墒情差、土壤封闭处理除草效果不好的条件下,采用“一杀一补”策略。根据当地除草方式和田间杂草发生种类,在杂草2叶-5叶期(冬前),或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春后),选用甲基二磺隆防治节节麦;选用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多花黑麦草、大穗看麦娘;选用双氟磺草胺、二甲四氯钠、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双唑草酮、氟氯吡啶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及婆婆纳等阔叶杂草。翌年春后,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局部补施适宜的除草剂品种。
三、注意事项
(一)适时用药。土壤封闭除草要在作物移栽前或播后苗前施药,茎叶处理除草宜在杂草2叶-5叶期进行,小麦田严格掌握在拔节前用药。施药时间选择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晴天无风且气温不低于4℃,施药当天及施药前后2天日最低气温应不低于0℃,阴雨天、大风天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飘移产生药害。
(二)科学用药。在强筋麦、优质麦上严禁使用甲基二磺隆及其复配制剂,且不能与2,4-滴类药剂、唑草酮混用,以免出现药害。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与激素类除草剂混用易产生药害。
(三)轮换用药。要根据田间草相,合理选择对路除草剂,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交替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四)精准施药。选用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必须使用扇形喷头。推荐使用悬挂式、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避免因施药器械“跑、冒、滴、漏”造成药液浪费和产生局部药害。根据所用施药器械类型合理设置兑水量,确保喷雾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喷施土壤封闭除草剂时用水量要适当加大,每亩用水量30公斤-40公斤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