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3月1日至6月30日,为期四个月的通江支流禁渔期结束,我区府澴河流域内水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近日,记者乘船来到长江支流府澴河看到,河面上不见往昔穿梭繁忙的渔船,两岸长出半人高的青草和芦苇,河中水质清澈,野鸭、白鹭等野生鸟类纷纷回归。
区禁捕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祥华:“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长江通江支流进入为期4个月的禁渔期制度,在禁渔期内,除娱乐休闲性垂钓以外,禁渔区域禁止其他所有作业方式。”
据介绍,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引导渔民退捕转产上岸,是扭转长江流域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从今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为期4个月的长江通江支流禁渔期开始以来,我区多部门统筹协作,从“海、陆、空”全方位多举措保护长江及其通江支流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方面加大对通江支流流域的检查巡查工作力度,加大对这些水域周边居民的教育、宣传工作,同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对水产企业、餐馆进行管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江面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良好氛围,形成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良好态势。真正做到让府澴河流域内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洁净。
区禁捕办副主任、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祥华:“通过禁渔期为期4个月开展的一系列专项检查和执法打击活动,有效遏制了我区通江支流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行为,有效保护了鱼类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下一步,区禁捕办将根据市禁捕办的部署,将通江支流纳入日常监管工作,不定期组织相关执法单位开展针对电捕鱼、撒网、地笼、违规垂钓等专项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进一步维护我区禁捕工作管理秩序。”
虽然通江支流禁渔已经结束,但长江十年禁渔仍在继续,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工作,钓鱼爱好者应坚持“一杆一线一钩”原则,共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我们“母亲河”的健康!(撰稿人:童可迪 刘瑞宁 陈子昕 编辑:李霖 责编:李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