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黄陂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黄陂区监察委员会

纪检监察信息公开

清廉武汉 | 黄陂新博村组建“三会”提升乡村自治水平所有村务都在村民的监督之下进行

2022-05-09 09:10
发文单位
黄陂区纪委监委
发文字号
发文日期
2022-05-09 09:10
效力状态
有效
索引号
010898141/2022-14987
主题分类
其他

白墙灰顶的村居排列整齐,从高处俯瞰,呈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中央的小广场两侧,“村规民约”和“村规民约考核细则”相对呼应,就算是第一次来村里的陌生人,也能感受到村子淳正向善的民风。

五一假期前一天,当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位于黄陂区六指街道南部的新博村时,村民大多正在村里采摘园忙活。“上个星期,采摘园里的樱桃刚被采摘完,如今,桑葚又进入了采摘期,明天就是假期了,要做好迎接游客的准备。”新博村村支书杨卫国说。

随着打造“清廉村居”工作的推进,如今的新博村,村党组织领导有力,党员干部廉洁勤勉,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三资”监管规范有序,村风民风淳正向善,实现了“乡风民风日日新、村湾民居日日美、村治民治日日和”的乡村新面貌。

01

党员带头

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新博村是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浪河镇搬迁至黄陂的3个安置点中规模最大的移民建制村,也是土地条件最差的一个村,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127户565人。

“2010年村民们刚搬过来时,遇到不少困难,为此,省市区移民部门和党委、政府对村民们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稳定大家的生活,并且因地制宜,引导村里发展产业,村子才能在短短几年有这么大的变化。”杨卫国说。而新博村的产业发展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党员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

据介绍,近年来,新博村大力实施党员培养工程,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能人培养成干部。“我们村的80后青年黄瑞峰,在村两委的培养下,2015年入党,2018年成长为一名干部。如今,黄瑞峰租赁周边村湾土地400余亩发展苗木种植,成立丰久园林苗木种植合作社,年产值达2000万元,帮助近200名村民就地就业。”对村里培养出来的党员,杨卫国如数家珍。“还有1989年出生的党员陈健峰,2012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学习厨师,2014年在村里办起餐馆,如今已经创办了4家丹江口风味农家乐,年营业额近600万元,极大带动了村内移民实现门口就业、就近创业。”

党员带头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也不能拖后腿。2018年,新博村引进武汉中天东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占地300亩的新博村采摘园,种植了桑葚、无花果、葡萄、猕猴桃、桃子、樱桃等十多个品种,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

2021年,新博村党支部创新尝试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集体与6家农户共同入股,成立武汉楚尚道黄酒专业合作社,将老家丹江口的均州黄酒带到武汉,在保留均州黄酒特有香味的基础上,打造新博黄酒。

如今,新博村已经建立了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中心户联系企业的“3+1”对接制度,主要发展餐饮、苗木花卉、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建材组装等产业。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新博村特别注意党员干部的廉洁勤勉,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村“两委”干部自身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村“两委”干部也主动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轨、不越界,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杨卫国介绍,最近,村两委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计划融合“移民文化”“武当文化”“甘棠文化”,积极发展新博村的乡村文化旅游及康养产业。“我们今年就准备将20亩地做成网红打卡基地,加上我们每年从4月底到10月底不间断的采摘产品,相信能吸引更多游客到我们村体验乡村休闲游。”

02

村民自治

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创新建立‘老师傅调解’法治服务队和‘有困难不要怕,随时给我打电话’志愿服务队,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有人管事’‘管事及时’。”杨卫国介绍,近年来,在建设“清廉村居”工作中,新博村重点推行“一约两队三会”的工作模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所谓“一约”,就是实行村规民约积分化管理,评价结果与评先评优等挂钩,激发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内生动力。“两队”,是指组建法治服务队和农村党员服务队,提升乡村服务质量。“三会”,则是吸纳从本乡本村走出去的在外能人、复退军人以及单位干部职工,组建“乡贤参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提升乡村自治水平。

在这样“一约两队三会”的工作模式下,村里的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党员群众建设家园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清廉村居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博村,所有村务都在村民的监督之下进行,村民可充分发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仅2020年一年,村民就监督村务事项30余项,真正让群众知村情、议村务、办村事,发挥监督作用。

在村风民风上,新博村也不断引导村民孝老爱亲、爱村建村。

在新博村,不少村民的家门口挂着一个红色的牌子,有的牌子是长方形的,上面标注着“联系党员信息”,写着党员的姓名和电话;有的牌子则是红旗形状,上面标明是“共产党员户”,不仅写着党员的姓名、电话,还写清楚了“结对帮扶户”。

“我们村不仅建立了村‘两委’成员联系村民小组、党员联系农户的‘双联’工作机制,还全面推广‘一个党员帮三户’的做法,组织党员联系困难户、特殊户,收集群众意见,传递党的温暖。”杨卫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