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好“丰”景 驻村帮扶成效显

2022-10-08 10:33
来源: 区乡村振兴局

稻花香里庆丰“莲”,听取欢声一片。正值秋收之际,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及市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村“两委”(名词/术语错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固有表述错误;如果是出现在公文标题中则可以不用添加)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取得阶段性成效。


水稻莲子齐丰收,油茶鸡蛋益万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仙河店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植养殖(音/形相似错误)产业,形成了以水稻、籽莲、油茶、土鸡为代表的仙河产业。金秋之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村里的每个角落。

喜看金秋千重浪,华夏香丝香华夏。今年春季,市农科院为我村提供100亩“华夏香丝”优质稻种和15吨有机肥料,在种子处理、育苗、播种、田间管理、收割等环节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为生产优质稻米“保驾护航”。在市农科院的关心和支持下,泊带禾合作社的百亩“华夏香丝”迎来大丰收,亩产高达1200斤,市场收购价每斤超过1.6元。市农科院提供的“华夏香丝”稻种集“丰优抗、长香美”于一身,米香味浓,获得种植户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五福桥——邓家湾拦水坝建成后,明年泊带禾合作社计划流转更多闲置土地,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带动村里更多闲置劳动力就业,牢牢端好中国人的饭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仙河力量。

莲子丰收正当时,农户喜摘致富莲。今年是仙河店村发展籽莲产业初成规模的第一年,约70亩形成经济效益,其中市农科院提供30亩高质高产籽莲苗,亩产约300斤。原本经济效益低的烂泥田、抛荒田变成了“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田、增收田、致富田。夏赏花,秋收果,眼下正是莲子成熟采摘的时节,采收期可持续到11月初。受长时间干旱天气影响,不少地方莲子歉收,因而莲子收购价格涨幅较大,新鲜莲蓬2元/个;带壳干莲子16元/斤,较去年上涨约60%。小小的莲子正成为村民致富的“金豆豆”。

  
  

金秋茶果挂枝头,油茶山林更上楼。2016年以来,我局先后投入80余万元种植油茶600余亩,今年油茶林逐步进入挂果期,多个地块挂果率高、果实硕大,远远望去仿佛一颗颗“金蛋”挂在枝头。油茶产业具有受益时间长、茶油品质优、出油率高、生态效益好等优势,“家有一亩茶,子孙享荣华”。

  
  

金鸡啼鸣秋已至,鸡蛋销售好“钱”景。今年年初,市农科院为仙河店村提供4100只优质鸡苗,并跟踪养殖指导。按照“脱贫户优先、有养殖场地优先”的分配原则,75岁脱贫户胡迎生今年分到了70只鸡苗,在他的悉心养护下,鸡苗无一死亡,并从8月份开始陆续产蛋。由于采用稻谷、玉米喂养,他家的鸡蛋格外受欢迎,经常是供不应求。根据当前市场价格,土鸡蛋每个约1.5元,成年活鸡每只100多元。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他反复表示希望明年分到更多鸡苗,能赚到更多的钱。

  
  


乡村道路宽又明,人居环境焕新颜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仙河店村直击“痛点”,破解多年来的环境卫生“痼疾”,为群众提供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道路拓宽暖民心,路灯照亮安全行。长期以来,仙河店村的进村主路只有3米宽,车辆交会时错车不便,妨碍村民出行。今年7月,进村道路拓宽工程正式启动,由原先的3米拓宽至6米。道路拓宽完工后,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也迅速跟进,照亮群众夜间出行路,为道路安全保驾护航。近期进村道路刷黑工程也提上日程,预计年底可以完工,届时仙河店村将以崭新的面貌方便村民出行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共同缔造聚活力,湾组旧貌换新颜。长期以来,仙河店村环境卫生在街道排名一直处于中下水平,“脏、乱、差”问题突出。为彻底改善村湾环境面貌,驻村工作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仙河店村村湾环境整治方案》,并成立仙河店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8月下旬,村湾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本次整治以问题为导向,在街道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一场以“八边两域”为主要对象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为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特制定《仙河店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发动群众搞房前屋后共同缔造,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环境治理新格局。

金秋时节采收忙,驻村队伍再领航。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驻村工作队将继续紧密联合村“两委”(名词/术语错误),结合仙河店村发展实际,制定2023年发展计划。以产业振兴为主攻方向,在巩固当前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打造农旅结合样板工程,突出仙河品牌特色,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武汉市财政局驻黄陂区仙河店村工作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