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开展“清廉医院”建设以来,黄陂区中医医院把“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禁微则易、防微杜渐、猛药除疴”的中医思维融入医院管理全过程,传承中医“疗法”,坚守清廉本色,打造风清气正群众满意的医疗环境。
一是辨证施治,抓住关键环节。改革药品耗材采购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耗材网上集中招标制度、带量采购政策,优先采购质量安全和质优价廉的药品、耗材,降低医疗药品成本,让患者用药放心并得到实惠。坚决打击医药企业商业贿赂行为,构建清正廉洁新型医商关系,斩断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供应商之间的利益链条,促进合理用药和规范行医。突出行风整治重点:对医院存在的不合理医疗检查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制发实施方案,开展全覆盖自查自纠,列出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严厉打击和查处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为,重点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三假”欺诈骗保行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规范使用。开展高值医用耗材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和打击高值医用耗材领域的不正之风,净化医疗服务执业环境。
二是扶正祛邪,实行DRG付费改革。认真落实市区医保政策,投入40万元建成疾病诊断相关组信息系统(DRGs系统)。先后邀请市级专家授课和开展专题调研、动员、讨论、培训会20次,工作专班深入每个科室对临床医务人员开展点对点宣传、培训和指导,保障了医院DRGs付费改革与市医保保持同步进程,逐步实现医疗服务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使医保基金支出更加规范、高效、安全,病案数据质量不断提升,病案入组准确率明显提高,稳步推进了医疗费用和质量的“双控制”,让百姓感受到改革红利。
三是禁微则易,实施智能监管。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行为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医院现有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合理用药审查系统、疾病诊断相关组信息系统、医院物资管理平台、中医云等监控作用,杜绝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健全完善医院内抗菌药物、耗材使用、辅助检查总费用排名公示制度,每季度发布《药讯》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为监管诊疗行为提供科学参考。不断完善医保管理服务与智能监控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医保基金合理规范使用。
四是防微杜渐,重视群众意见。高度重视群众在双评议平台、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电话投诉等多渠道反映的问题及意见建议,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过问,院纪检监察科、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门诊办、微机室和相关科室共同参与,对投诉件逐一调查,积极联系投诉人了解情况和沟通反馈。坚持举一反三,做到治标不松劲,以治标促治本,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去年黄陂区中医医院“双评议”综合排名在全市26家公立医院中长期排名前三,6-8月,门急诊两次荣获“双评议十佳满意单位”,9-10月,针灸科荣获“双评议十佳满意单位”。
五是猛药除疴,强化督查问责。全面开展清廉医院建设内部督查,开展了常态化督查27次、清廉查房31次、专项督查2次和内部审计8次。每半个月总结分析一次双评议、网络投诉、电话投诉、医疗纠纷和各监测平台工作数据,梳理医院存在的突出和普遍问题,查找问题根源,切实整改到位,定期通报整改情况。完善问责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典型,树新风,对确实存在问题的涉事人员严肃追责问责。及时完成问题整改13次,问责4人。
医者清,则患者乐。下一步,黄陂区中医医院将继续深化“提正气、补中气、托底气”,把患者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建设“清廉医院”的有效举措,全力构建党风清正的政治生态、院风清朗的行业生态、医风清新的道德生态,让党风院风医风更加纯净,崇廉尚洁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