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建设人民满意的医院 推进高质量发展
李晓笛、丁群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以打造“政治生态好、廉洁状况好、医德医风好、群众评价好、发展势头好”的人民医院为目标,积极推进区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新华网发
“感谢贵院肿瘤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他们不仅医疗水平精湛,而且服务态度也很好,在我迷茫与困惑时给了我信心和希望……”日前,60岁的陈先生(化名)给黄陂区人民医院肿瘤二病区送来了感谢信与锦旗。
陈先生去年10月确诊结肠癌,因术后化验显示肿瘤分期偏晚,他的压力很大,情绪低落,治疗意愿不强。
主治医生刘毅知情后耐心对陈先生进行安抚,告诉他临床上这样的病人很多,医院有足够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很多治疗成功的案例。
随后治疗团队为陈先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最终帮助他有效控制住了病情,康复出院。
“一想到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盼头,就要真心感谢这群白衣天使!”陈先生说。
黄陂区人民医院副院长胡启江表示,陈先生的这样的案例在医院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医院医疗业务发展稳中向好,专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群众享受更高的医疗水平、有更好的看病体验创造了条件。
日前,黄陂区人民医院骨科病区在武汉市“双评议”评选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科主任叶钢看来,秘诀就是“病人至上”。
“病房通道的顺畅度、入院时的导医体验、医护查房的频率等都是我们考虑的范围。”叶钢说,病人的获得感非常重要,他时常叮嘱大家“要主动一点,深入一点,与病人交心,为他们分担压力。”
“因为骨科专业性很强,我们护士团队平时增加了专业技能培训时间,高等级护士占比接近一半。”骨科病房护士长熊君认为,护士作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群体,在做疏导和观察病情外,更重要的是医疗技能要硬,服务质量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自然就提升了。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黄陂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万玲认为,群众评价好不好,对医疗服务满不满意,是医院能否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
图为医生在病房巡查。新华网发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首次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日前,黄陂区人民医院组织临床药师走进神经外科和胸心外科,与开方医生面对面交流,对药品用法用量进行提示,对抗菌药物、重点监控药品等合理使用进行指导和培训。
“过度医疗、不合理检查、乱开高价药等现象一直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话题。”黄陂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段瑞华表示,医院为营造清明行风,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遵章守规,加强规矩纪律教育,完善制度流程,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有序开展巡查等方式,坚决杜绝此类问题产生。
据悉,医院建立了常态化制度,着重针对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建立隐患和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完成时限,督促各项具体工作整改到位,排查廉政风险,促进合理用药工作的推进。
在巡查方面,医院开展常态化查房,由医院院长带队走进病区,通过看、听、查、评等形式,全方位查访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情况,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服务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在黄陂区人民医院盘龙城院区,每日由医务、护理、院感、药事、医保、纪检小组成员对各科室进行督导提醒,促进医疗安全,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我们还拓宽了举报投诉渠道,在显著位置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公示‘双评议’扫码等,让群众参与到我们的日常巡查工作中来。”黄陂区人民医院盘龙城院区负责人江厚敏说。
图为患者在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新华网发
“我志愿献身人类的健康事业,自觉维护医学的尊严和神圣……诚实守信,恪守医德,精益求精,慎思笃行……”近日,黄陂区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医生团队一同重温医学誓言,并学习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原则以及合理诊疗的相关文件。
“医院制定了一整年的医德医风教育培训计划,有序面向职工持续开展。”黄陂区人民医院纪检科主任吴勇表示,常态化教育对增强医务人员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很有效果。
据悉,医德评价已成为医院相关制度的“金指标”,与医务人员的晋职晋级、岗位聘用、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定期考核等个人切身利益挂钩。
“当前,医院将清正党风、清朗院风、清明行风、清新医风融入医院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黄陂区人民医院院长朱绍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