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解使用情理法 邻里和睦阖家欢
盘龙城房庆龙律师调解工作室
【案情简介】
2022年6月27日,8岁的小刚和7岁的小宝在盘龙城某小区一起玩耍,小宝家长发现孩子额头上方有一道约2厘来长的伤口,并声称是小刚打的。小宝家长立即将孩子送医检查,随后双方家长就孩子受伤的医疗赔偿费用起争执,特申请房庆龙律师调解工作室介入调解。
【调解过程】
调解员经调查后了解,两小孩因抢玩具不合,开始推搡打闹,后小刚衣服上的铆钉刺伤了小宝,将小宝左眼上方划开一道约2厘来长的伤口。经医生诊断,小宝左眼上方为划伤,好在伤口只在表皮,且没有伤及眼睛,医生认真地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开了些防止伤口感染的药。小宝父母要求小刚父母赔偿医疗费等共计1万元,并当面向他们道歉。小刚妈妈韩某称两个孩子打架,双方都有错,小刚身上也有瘀伤,不能只让他们承担责任,但因为小宝伤得较重,他们愿意出2000元作为补偿,但拒绝赔礼道歉。
调解员安排了双方家长面对面的调解。小宝妈妈冯某拿出准备好的票据以及医院诊断凭证,调解员当着双方的面算了一下,大概医院开支3500元,车费和自己买药开支800元,共4300元。调解员建议双方各让一步,以4000元为准进行商量。双方仍不太情愿,气氛也没有太大缓和。
在此情形下,调解员便运用“曲线救国”的调解思路,先叫来了两个孩子,两个人见面似乎已经忘记了几天前发生的事情,想要一起玩,但迫于父母的压力不敢上前。调解员先抱着小刚问:“弟弟小宝眼睛上的伤是不是你弄的?”小刚愧疚地点点头。“那你是不是故意的?”小刚使劲地摇头,眼睛里噙着泪。就在大家都沉默的时候,小刚一声低语“对不起”让在场的大人有所动容。调解员走到小宝面前,蹲下去问他:“你可以原谅哥哥吗?”“嗯,没关系”“哥哥身上也有伤,你是不是也有错?”“嗯,嗯,嗯。”以后还要不要跟哥哥一起玩。”“要!”小宝破涕为笑,似乎又想到一起玩耍的喜悦。两个孩子相视一笑,调解员便让他们先出去玩,并安排两个人照看。调解员转头对双方父母说:“你们看、孩子心里其实已经没隔阂。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疼爱孩子,这我能理解,我也是做父亲的。在这件事情上,咱们做家长的没有及时照看他们,也有一定责任是不是?现在因为一点钱的事情,如果闹得不愉快,孩子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咱们作为父母,也就没有给他们上好宽容这一课。你们看,赔偿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再考虑考虑?”听到这儿,两位家长都所有所思,小宝妈冯某抢先说道:“孩子受伤我挺心疼的,所以刚才态度蛮横也是因为在气头上所致,不过现在想想小男孩打架很正常,我小时候也打过架,好在孩子没事。调解员说得对,孩子受伤我也有责任,孩子们不计前嫌,能好好玩也挺好的。我知道小刚爸妈挣钱不容易,小宝本身也有错,所以我同意调解员的建议,给3500元就行了,咱们以后还是好邻居。”小刚妈妈韩某也非常感激,她不善表达只说:“我代儿子给你们道个歉,对不起了。我们出4000元,给孩子补补身体吧。”最后调解协议达成一致。
【调解结果】
小刚家长自愿出4000元作为孩子的医疗和营养费,双方握手言和。
【案例点评】
从本次调解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快速、高效调解一件纠纷:一要调解员在做调查时,不偏不倚,不能感情用事,实事求是了解事情真相,客观全面地调查清楚事情来龙去脉,让矛盾双方信任调解员、信任人民调解组织;二要调解员在调解中要投入真情实感,设身处地站在矛盾双方立场,站在情理法的角度拉拢矛盾双方的距离,适当产生情感共鸣,达成双方共识;三要在调解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思路。本案例中,借助孩子间的纯洁友谊,给家长们上了一课,让双方家长各自退一步,调解思路转换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