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某、胡某某与刘某某损害赔偿纠纷案

2024-12-25 10:11
来源: 区司法局

熊某、胡某某与刘某某损害赔偿纠纷案

黄陂区祁家湾街卫平调解工作室

案情介绍

2024年9月,包工头熊某承接了祁家湾胡某某的一处私房拆除重建的工程。9月15日上午6点50时许,由于天气炎热,施工作业较早,包工头熊某手下的工人刘某某刚上到房顶就失足摔下来,熊某立马拨打120急救电话,医务人员、派出所及法医都赶到了现场,经检查确认刘某某已无生命体征。就此次意外事故造成刘某某死亡的赔偿问题产生矛盾纠纷,所涉及方均自愿申请调解途径解决纠纷。

   【调解过程】

事件发生后,房东胡某某(73岁)因经受不了打击而中风住院。死者刘某某亲属接到消息后赶来,包工头熊某妥善安排他们的住宿饮食。2024年9月18日,死者亲属与其户籍地村书记、法律顾问一起来到祁家湾街卫平调解工作室,希望在调解的框架下公平公正地解决此次纠纷。

调解小组按照如下流程组织调解工作:

1、了解基本情况,计算赔偿。死者今年42岁,离异,有一个82岁的父亲、一个7岁的孩子。死者家属方的法律顾问谭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年修正)》的规定,提出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扶养费、精神抚慰金,如若扣除死者本人百分之二十的责任,应由包工头和房东一共赔偿105万元。死者家属却认为死者已经不在了,他的死亡是由于施工时没有安全防护措施导致,百分之二十的责任都不应该承担。家属的心情需要安抚,房东也因住院此次未到场,调解员提出,待包工头和房东协商后再进行二次调解,双方表示同意。

2、运用法律法规,释法明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和第一千一百九十三条“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或者自己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规定,赔偿责任主要由房主、包工头和工人自身三方承担。房主在选择承包人时,应确保承包人具备必要的建房资质,能够承担相应工作强度,并对现场施工安全负有监督管理职责。包工头作为雇主,应对工人的安全负责,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未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应该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如果包工头没有相关资质,房主存在选用过失,房主和包工头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工人自身在施工过程中未尽到自身安全注意义务,存在过错,也应该承担责任。

3、依法公平调解,法理相融。2014年9月19日,在调解员的耐心讲解下,三方均接受了自身存在过错的责任。但各自也都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包工头熊某提出自己与房东儿子协商赔偿事宜没有达成一致,自己从出事第一天起就积极筹钱借钱,但能力有限,只能承担赔偿的百分之二十。并且施工中发生这起意外事故相当于自己丢了饭碗,往后生活都没有保障。还指出,施工现场是有安全帽的,只是工人没有佩戴。其自身百分之二十的责任比例是否可以协商调整?

房主儿子胡某某代理其父亲参与调解,并表示上次因照顾父亲未到场,本来做房子是件高兴的事情,自己花钱请人将父亲房子重建想改善他的生活,房子还没开始做,反倒要赔偿几十万,感觉很冤枉。但事已至此,自己愿意承担合理的赔偿。

死者亲属也讲述死者家庭情况特殊:八十多岁的老人需要赡养、未成年的孩子需要抚养,老人早年已失去了一个儿子,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家中主要劳动力,家庭状况极不乐观。

鉴于以上各方的异议和特殊情况,调解员建议责任比例上面采取折中办法,并且让死者亲属适当降低期望值,提出一个对方能够承受得起的额度,后经亲属协商考虑,提出由包工头和房主共同赔偿90万元整。因包工头经济能力有限,在抛开各自责任比例的情况下,房主承担了大部分赔偿款。人心都是肉长的,法律条款能计算出该承担的责任,但现实调解过程中,人情在调解中也发挥了的巨大作用。

    【调解结果】

包工头熊某和房主胡某某一次性赔偿死者刘某某家属人民币玖拾万元整(¥900000.00)。

本协议系矛盾三方真实意思表示,自三方签名后即生效。三方均认可、清楚本协议条款内容与法律后果。本协议不存在欺诈、重大误解之情形,当事人自签定本协议之日起承诺不再就此事发生争议。

【案例点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农村自建房拆除重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规定,农村自建两层以上的住宅,需要有资质的人员进行建设。以前没有资质的建筑队伍早已不适合现在的市场。但是现实生活中存在部分农村自建房房主不愿花大价钱,抑或难找到有资质的建筑公司愿意接这种相对较小的工程,故为安全埋下了隐患。事故一旦发生,就是几个家庭的灾难。本案中,死者的直系亲属一老一小,通过搭建人民调解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相比司法诉讼而言,减少了成本,也能较快地让逝者入土为安,家属也能尽快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调解达成协议后,调解室工作人员在回访过程中取得死者家属的充分信任,并且通过当地调解委员会进行协商处理赔偿款后续使用问题。至此,此次意外死亡赔偿纠纷案件才算真正案结事了,形成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