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产业作为黄陂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该怎样求变求新、逆势突围?政协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近日,武汉市黄陂区政协召开六届十三次常委会会议,围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专题协商,为提高传统产业“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聚智添力,助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政工作重点定选题
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今年2月,黄陂区政协在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将年度首次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题确定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旨在发挥政协协商议政平台作用,探索助力黄陂转型闯关的“新路径”。3月,调研组向相关职能部门征集议题线索,并与区经科局等部门反复研究协商,确定了15个调研子课题,重点围绕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强链延链、绿色发展等维度开展调研,拉开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商活动序幕。
高质量调查研究求取“真经”
“黄陂纺织服装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变化。如今,全区已建成爱帝时尚产业园、华一兄弟服饰产业园等6个时尚产业园区,但服装产业仍存在产业发展相对低端、材料供应类产业链企业不足等问题。”爱帝针纺企业负责人表示。
4月22日,黄陂区政协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先后深入区内周大福珠宝、中车长客、爱帝针纺等企业,通过现场视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倾听企业心声,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
开启“头脑风暴”集智慧寻良策
6月13日,在各组课题组完成调研考察后,一场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席会议召开。“黄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在传统产业,潜力也在传统产业,只有‘转’才有出路,转成了、转好了、转到位了,必将释放出巨大乘数效应。”
科技、数字、智能、转型、人才……成了会上的高频词。受邀参会的有关职能部门、企业家代表、产业园区负责同志、政协委员纷纷立足自身岗位职能展开头脑风暴,大家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谈问题、谈思路、谈方法,共收集意见建议50多条,为下一步常委会专题协商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委员与部门面对面交流凝聚共识
“选题谋得准、解题议得实、建言靶向性强,相关单位要认真研究吸纳,及时做好吸纳转化工作。”7月10日,黄陂区委书记何建文在区政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常委会上,与政协委员围桌共商,听取委员意见建议,要求相关单位对委员所提建议早部署、快落实。
5份大会发言材料、4名委员自由发言、2名委员与区有关单位负责人互动交流……当天的会议上,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和自身工作经验,谈问题、提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积极回应。
区政协委员、武汉楚泊汇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鹏建议:“整合黄陂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黄金12条’等政策,引导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倾斜。”
区政协委员、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殷赤斌认为:“要强化政策服务引领,做好企业智能化转型引路人。同时,建立企业间数据交流云平台,满足企业间智能制造数据共享和利用的需求。”
“大部分企业处于中游,缺少整机、整车、整套大型产品生产上下游产业链带动。”区政协常委、武汉武新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小刚针对传统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支持由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载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群,壮大发展。”
围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区政协常委、横店楚明金属结构加工厂总经理周振提出:“探索将工业‘绿码’纳入智慧园区建设,制定传统产业浮动奖惩标准措施,促进企业自主实施节能生产改造。”
黄陂区政协将持续关注黄陂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调查研究,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落实,为全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