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黄陂两会|向“新”而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2024-12-31 14:55
来源: 区融媒体中心

2024年黄陂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


从“新”出发,向“新”而兴

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标定2025奋斗坐标


重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区人大代表

武汉东创化工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邦东

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政府工作报告在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出,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建材钢构等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区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基层工作实际,我建议要积极谋划东部片区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更新规划工业用地,释放企业发展空间;提升人才引进福利,引进压力容器等行业尖端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搭建交流平台,特别是组织区域内特种作业人员开展学习培训。


争当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排头兵

区政协委员

武汉第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胡学军

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去年发展成绩,也明确提出了2025年的路线图。“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锚定新型工业化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对黄陂区优势产业寄予厚望,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发展。

对此,我建议: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人员待遇,激发创新活力。三是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四是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五是关注新兴科技领域,超前布局,抢占技术制高点。


激活轨道交通产业创新链

区人大代表

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红红

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历经4年快速发展,已集聚地铁整车、车辆零部件、站场设备、工程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企业135家,成为全省唯一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链拓展延伸,新引进30余家上下游企业。同时提出要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对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指明了方向。我建议,建立区级层面协调机制,积极发挥武汉地铁集团和沿江高铁建设双带动作用,做实轨道交通产业创新研究院和创新实验室,引导更多地铁、高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基地,推动基地高质量快速发展。


凝“新”聚力 共谋发展

书写黄陂现代化强区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