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人大:努力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2025-03-24 11:06
来源: 黄陂区人大常委会

2024年,黄陂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全区中心大局,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年来,共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0个,开展视察调研28项、执法检查1项,举行专题询问1次。

一、强化政治引领,在坚持党的领导上展现新作为

牢记政治机关第一属性,自觉把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组织集体学习13次、专题辅导2次,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专题辅导报告、集体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交流研讨12余次,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强大动力。

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坚持人大工作与区委中心工作同向共振、协同发力,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就重点工作、重要会议和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13次,专题汇报工作5次,得到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5件次。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相统一,全年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2人次,确保区委推荐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抓住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依法作出国民经济计划、财政预决算、机构改革等决议决定4项,通过法定程序将区委决策上升为全区人民共同意志。

坚决贯彻区委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工作安排,常委会班子成员积极投身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城市更新、应急保障等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联系街乡(开发区)、服务企业、防汛抗旱等工作职责,做到区委中心工作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二、聚焦中心大局,在人大监督中体现新担当

始终着眼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聚焦高质量发展靶向监督。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助推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强经济运行监督。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政府投资计划安排情况等工作报告,开展区域经济运行状况调研,跟踪项目落实和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助力辖区经济量质齐升。提升预决算审查监督质量。听取审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2023年度决算、2024年度预算调整,对政府预算开展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实现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督促相关部门增强预算刚性约束,促进财政资金高效规范运行。加强区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深入调研区属国有资产及其管理情况,听取审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有关专项报告,助力区属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国有资产规范管理、保值增值。增强审计整改监督力度。听取审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督促有关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案》等议案升级。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聚力项目建设”专题询问,紧盯项目落地审批、要素保障等方面问题,跟踪督办重点问题22项,有效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专题视察政务服务“进一门”工作,加力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开展数字化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情况专题调研,推动有关部门深化依法行政思维,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

聚焦民生重点深入监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打好监督“组合拳”。回应社会关切开展监督。紧盯省纪委监委督导组反馈的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主任会议成员担任组长,就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督导责任单位整改到位,助力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清单”变成可感可及的“实事清单”。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等视察调研,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社会事业开展监督。听取审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情况报告,促进退役军人工作不断提升。瞄准落实就业、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建设、“残疾人之家”建设等开展专项调研,推动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开展监督。以《关于深入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案》办理工作为切口,开展视察调研、协调推进,督导责任单位强化共同缔造理念,高水平建设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市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执法检查,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安全、林果产业发展、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调研,有力有效推动全区“三农”工作。

聚焦发展安全精准监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影响发展安全的关键因素,督促早干预、早处置,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加强生态安全监督。听取审议2023年全区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生态环境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督促相关部门立足常态长效、注重标本兼治,强化突出问题整改,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加强社会安全监督。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专题调研,督促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法治建设,在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中作出新贡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履行法定职责,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公正司法,用法治护航区域治理现代化。

加强普法宣传。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国家宪法日”“法律六进”系列活动。全面执行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常委会任命的57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组织国家机关拟任人员法律知识考试6批34人次,增强被任命人员法律意识和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意识。开展“八五”普法决议贯彻实施情况检查,督促压实责任、丰富载体、灵活形式,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强化司法监督。依法任命200名人民陪审员,跟进监督参审情况,落实人大代表临案听审制度,组织16名人大代表旁听评议法院庭审,促进司法民主、司法公开、司法公正。听取审议“公检法司”办案质量检查情况报告,督促执法司法机关不断提升办案质效,高质量办好每一件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听取审议区人民法院关于“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报告,助力区法院持续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全区和谐稳定营造更优法治环境。积极探索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制定《黄陂区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试行)》,将“前川街滠水公园内部分无障碍设施未能正常使用”的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妥善解决新十公路沿线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的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建议,实现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协同共促、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杜堂村、汉口北武汉国际贸易城立法联系点作用,完成《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武汉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等4部法规征求意见工作。

促进法律法规实施。就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决定》执行情况开展调研,听取区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构建高效联动机制,有效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贯彻落实情况专题调研,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在辖区有效实施。

严格备案审查。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健全备案审查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和水平,完成区人民政府关于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等文件备案审查。

四、发挥代表作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实现新拓展

牢固树立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理念,支持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各级代表作用。

筑牢代表履职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人大履职所需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抓好代表履职培训,分两批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街乡(开发区)人大机构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开展学习培训,支持长江新区托管街道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对辖区内人大代表开展履职培训,持续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

创优代表履职平台。坚持规范职能、规范设置、规范管理、规范活动,抓好示范平台建设,不断更新完善代表工作室站,指导推动各街乡、开发区规范标准“建”、细化举措“管”、丰富活动“用”,推动“家站点”持续向群众身边、企业园区、网络空间延伸,实现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全天候”,打造新博村、“信义兄弟”、木兰草原等一批特色鲜明、活动丰富、富有成效的代表工作站。

丰富代表履职形式。坚持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常态化邀请基层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活动,持续扩大代表参与人大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代表与群众“两个联系”,以人大代表为支点,打通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选民、部门之间的联系通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以代表“三进”活动为载体,动员和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聚焦高质量发展、美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等全区重点工作,以小切口融入大主题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全年共开展活动256次,代表参与活动2136人次,收集代表书面意见建议57件,督促全面办结,助推解决群众和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相关活动开展情况获市级及以上媒体报道49次。

强化议案建议办理。坚持定期组织议案办理督办活动,列入议案办理目标任务的17类60个主要项目,按计划完成。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代表建议“提—交—办—评”四步工作法,实现代表建议闭环管理。落实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各专(工)委对口督办、代表参与跟踪督办机制,推动代表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14件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代表满意率达95%。

五、加强自身建设,在打造“四个机关”中提升新水平

按照“四个机关”建设定位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强基固本、增效赋能,推动常委会自身建设全面过硬。

强化人大机关政治建设。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等专题培训,提高人大代表、人大干部综合素质。强化常委会党组及机关支部的政治功能,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织密筑牢思想、制度、监督的安全防线,人大政治建设进一步夯实。

深入开展作风能力建设。倡导机关党员干部终身学习,健全外出培训、考察成果向主任会议汇报制度,形成调研报告28篇,推动以学促用、学用结合。认真落实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主任会议成员带头走访对口服务企业、基层人大代表160余次。选派11名干部分别到巴东县、区直部门及村(社区)挂职、参与区内外政治巡察、城市更新等工作,人大干部素质素养进一步提升。

持续加强人大宣传工作。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为契机,举办书画摄影作品展,拍摄《凝心聚力七十载 黄陂人大展新篇》专题宣传片,出版《春风里的微笑》。办好“黄陂人大”微信公众号、《代表风采》电视栏目,讲好民主故事、人大故事、代表故事,150余篇新闻宣传作品在各级媒体发表,人大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